人类不断涉足世界各个角落,探索极地险境,登上高山之巅,潜入地球深处,揭开未解之谜,抵达前人未至之境,打破人类耐力极限,深入了解地球,关注脆弱环境,保护地球家园。在探险家探索未知的过程中,腕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所有专为探险而生的腕表之中,最早的一枚专业探险型腕表当属劳力士蚝式恒动探险家型。
探险家型自于1953年诞生便以探索世界为使命,与探险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它陪伴探险家攀登喜马拉雅高峰,穿越极地冰冠,潜入冰冷深海……对劳力士而言,大自然是检测腕表坚固性与可靠性的最佳实验室,而探险家的极限挑战也为改善与提升劳力士腕表的性能与品质提供了宝贵经验。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在无数探险家实现伟大壮举的过程中,劳力士以其专业精准可靠的性能为探险家精准的掌握时间提供了重要保障。2021年,随着劳力士全新蚝式恒动探险家型与蚝式恒动探险家型II腕表的发布,让更多朋友通过跟随劳力士的脚步,走进了那些勇者无畏的探险故事。
二十世纪上半叶,喜马拉雅山脉尚待征服的高峰吸引着全球各地的登山者。其中,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尤为令人神往。怀着勇攀高峰的向往,以及在真实环境中测试腕表性能的渴望,劳力士决定与先锋登山者携手同行。1933 年至 1955 年,至少17 次珠峰探险活动皆配备劳力士腕表。劳力士从这些探险之旅中获取意见及反馈,对腕表的设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促使腕表更加精准、坚固和可靠。
1953 年,在攀登珠峰的探险中,每时每刻都攸关生死。凛冽严寒和极度缺氧的恶劣环境令探险队员们身体备受折磨,造成巨大压力,很多人不得不铩羽而归,最后两位坚毅勇敢的登山者艾德蒙 · 希拉里爵士与丹增 · 诺吉,于1953 年 5 月 29 日成功登顶海拔 8,848 米的世界最高峰,成为世界攀登珠峰第一人,名留青史。劳力士为此次探险提供了蚝式恒动型腕表。
艾德蒙・希拉里爵士与丹增・诺吉登珠穆朗玛峰期间
©Alfred Gregory/Royal Geographic Society
这场探险的领导者约翰爵士在归途中写道, “它们计时如此精准,令我们深感欣慰。这确保了探险队成员全程都能保持时间同步……劳力士蚝式腕表性能出众,我们已将其视为攀登高山的重要装备。”
随后,为纪念人类首次成功问鼎珠峰的壮举,劳力士于同年发布蚝式恒动探险家型腕表。
人类的探险活动不仅是抵达前人未至之境,更重要的目标是深入了解地球,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探险活动蓬勃发展,进入科学考察的新纪元。
1957年7月至1958年12月,劳力士参与“国际地球物理年”科研项目,旨在丰富人类在多个地球科学分支领域的知识,并深入了解地球与包括太阳在内的行星环境之间的互动。从宇宙射线到北极光研究,从地震学到海洋学,此项目共涵盖 11 个不同的科学领域。
劳力士将数只腕表外借给英国探险队,他们负责在南极搭建科研营地——哈雷研究站,并对地球、大气层及太空展开气象观测。1955 年起,探险队开始派遣人员建造研究站,完成使命后,他们重返故国,所戴腕表依然运行如常。

“第一次戴上这只腕表(劳力士蚝式恒动探险家型)时……它便成为我的一部分,并且无疑是值得信赖的可靠存在。尽管它承受着热炉灶高温或零下 60 华氏度低温等极端温度,每周的误差仍不超过几秒,”指挥官大卫 · 达尔格利什写道。

劳力士提供的蚝式恒动探险家型,获英国探险队一位成员佩戴
©Rolex/Régis Golay
探险队木工道格 · 普廖尔在项目结束前简短地评价道:“坦白说,这只腕表的性能毫无瑕疵。我的工作需要用木槌和凿子雕凿出数百个榫眼;因此,腕表不仅要抵御严寒气候,还要承受住我每次挥动凿子时产生的巨大撞击力。”再次验证劳力士腕表在恶劣环境下,依然运行如常。
2021年,劳力士以全新蚝式恒动探险家型,向探险先锋致敬。新一代蚝式恒动探险家型腕表配备 36 毫米表壳,与1953 年 5 月 29 日,艾德蒙 · 希拉里爵士和丹增·诺吉首次登顶时所佩戴的腕表大小一样。
此次探险家型首次推出黄金钢款。金钢材质是蚝式钢与 18ct 金的结合,坚韧与优雅并济。外圈、表冠与表带中间链节以 18ct 黄金铸造,表壳及表带两侧链节则以蚝式钢铸造。蚝式钢是一种独特的合金,具有出众的韧性与光泽,是制作探险家型表壳及表带的关键材质;其抗腐蚀特性以及应对严苛环境的设计初衷。
镜面以蓝水晶制造,不易刮损。黑色漆面表盘,搭配经典钟点标记与 3、6、9 数字,衬托腕表独特个性,表盘上Chromalight 夜光显示尤其抢眼。指针及钟点标记上涂有夜光物料,黑暗中散发持久蓝色光芒。在日光下,这些钟点标记则呈现白色光泽。

蚝式恒动探险家型,36毫米,黄金钢
©Rolex/Ulysse Fréchelin
新款探险家型配备 3230 型自动上链机芯,配置劳力士专利 Chronergy 擒纵系统,高效可靠,不受磁场干扰。专利蓝色Parachrom 游丝,抗震力比传统游丝高出十倍。摆轮游丝组件配置专利高性能 Paraflex 缓震装置,提高机芯抗震力。3230 型机芯取得多项专利,全面体现了劳力士创新技术和顶尖的制表工艺,在精准可靠、动力储备、抗震防磁以及方便使用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提升,至臻至善。

3230型机芯
©Rolex/Jean-Daniel Meyer
新款腕表的蚝式表带搭配劳力士设计并获得专利的摺叠蚝式保险扣,防止带扣意外开启。带扣亦安装了劳力士研发的易调链节,佩戴者可轻易延长表带约 5 毫米。

蚝式恒动探险家型,36毫米,黄金钢
©Rolex/Ulysse Fréchelin
对于想在极端条件下测试个人耐力极限的探险者而言,腕表是必不可少的探险装备,是掌控时间的唯一设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攸关生死。尤其是在荒无人烟的幽僻之地,没有视觉参照点,难以分辨昼夜,这时一款精准可靠、清晰易读且坚固耐用的腕表就显得不可或缺。面对恶劣环境,探险者必须经受住严峻考验,腕表亦是如此。

蚝式恒动探险家型 II ,42毫米,蚝式钢
©Rolex/Ulysse Fréchelin
以精准可靠为创新标准的劳力士,始终在追求完美卓越之路上不断挑战自我。1971年,劳力士推出探险家型 II腕表,配备24小时显示功能亦可作为第二时区的时间指示。24 小时钟点标记、橙色小时指针及刻度外圈,令佩戴者可清楚区别昼夜。此功能对于在黑暗中作业多日的地底或洞穴探险家,或经历长达 6 个月的极昼或极夜的极地探险者而言尤为重要。此24小时显示功能亦可作为指南针使用。凭借该表的实用便利性能,探险家型 II 迅速成为极地探险家、岩洞学家及火山学家的理想腕表,伴随探险者开展各类探险活动。
鲁那 · 珍德内斯是一位拥有多项首创记录的探险家。在极地,他会借助腕表规划日程,确保分秒不差。
身处冰雪皑皑的极地,极昼现象导致时间概念变得模糊。因此,腕表对探险家至关重要,帮助他们规划日程,并定时完成相应进度。鲁那 · 珍德内斯参与了众多探险活动,他是首位独立成功以滑雪先后穿越格陵兰、北冰洋和南极冰原的人士。在由劳力士赞助、命名为“最长征途”的极地探险之旅中,他利用探险家型 II 腕表规划并遵守重要日程。

鲁那・珍德内斯表示,极地探险期间,一块用于规划并遵守重要日程的可靠腕表至关重要。
©Rolex/RuneGjeldnes
“探险过程中,掌控时间关乎一切。在第一个月里,我们会数着过了多少天,之后重点就转移到如何实现目标上。因此,掌握时间并严格守时决定了一整天的规划:准时起床、打包行李,遵循最高效的行进规则,即滑雪 50 分钟,然后休息 10 分钟。当天行程结束时,我们必须清楚何时停下来安营扎寨并吃好晚餐,尽快完成这一切,才能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在单人北极探险之旅的最后 14 天,我侧重于时间管理,并计算自己花了多长时间推进行程。这帮助我成功抵达目的地。遵守严谨的日程安排让人感到十分安心。”
为确保守时,他表示需要一只精准可靠的腕表。“在分秒必争的恶劣环境下,走时精准的腕表不可或缺,如果具备日历显示功能则更加实用,就像探险家型 II。在探险过程中,时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能够分辨具体日期自然再好不过。”
2021年恰逢蚝式恒动探险家型 II 50周年,劳力士推出新一代探险家型II腕表。这款蚝式钢款专业腕表专为勇敢无畏的探险家而设计。新款腕表搭配全新设计42 毫米蚝式表壳与表带,整体视觉设计更为和谐与平衡,同时亦遵循腕表最初的设计特色。
白色漆面表盘、以 PVD(物理气相 沉积法)镀膜技术镀上黑色的钟点标记及黑色漆面时、分、秒指针,其哑光面尤为显眼。富有特点的橙色 24 小时针与刻度外圈则是探险家型 II 于 2011 年就采用的表盘特色。
中层表壳以整块实心蚝式钢制成,难以腐蚀。精细坑纹底盖,双扣锁上链表冠具备双重防水系统,表冠护肩与中层表壳融为一体,以保护上链表冠。蓝水晶镜面,不易刮损。3点钟位置设有小窗凸透镜,方便读取日历。

3285型机芯
©Rolex/Jean-Daniel Meyer
新款探险家型 II 配备自动上链3285型机芯,该机芯取得多项专利,配置劳力士专利Chronergy 擒纵系统,高效可靠,擒纵系统以镍磷制成,不受磁场干扰,劳力士专利蓝色 Parachrom 游丝,摆轮游丝组件配置劳力士设计并获得专利的高性能 Paraflex 缓震装置,提高机芯抗震力。动力储备增至约 70 小时。专利的摺叠蚝式保险表扣,易调链节,佩戴者可轻易延长表带约 5 毫米。

蚝式恒动探险家型 II,42毫米,蚝式钢
©Rolex/Ulysse Fréchelin
一如所有劳力士腕表,探险家型 II 获超卓天文台精密时计认证,保证腕表于佩戴时能发挥超卓性能,并附有全球五年保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