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最美纪检监察干部丨巡察赶考路 熔炉添柴人
廉洁海淀

2022-03-04 18:48

清风北京

有这样一群人

许党报国、不负人民,

勤勉尽责、夙兴夜寐;

以敢为人先的雄心魄力

奔波在反腐第一线;

用矢志不渝的信仰

守护一方生态风清气正;

以一丝不苟的顽强作风

在监督执纪事业中印刻下踏实足迹

书写着动人篇章;

他们

用责任捍卫着使命,

用生命守护着纯洁,

用廉洁诠释着干净担当!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海淀纪检监察干部

为激励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中奋进开拓,锐意进取,再接再厉,不断把从学党史中汲取的奋进力量注入履行纪检监察使命中来,区纪委监委举办了第二届海淀区“最美纪检监察干部”讲述会。

“廉洁海淀”微信公众号特设“海淀最美纪检监察干部”栏目,分期对15名讲述人的演讲内容进行报道,展现海淀纪检监察干部敢为人先、敢谋新篇、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激励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履职,奋勇向前。

巡察赶考路  熔炉添柴人

讲述人:区委巡察机构 张云斌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一个人,领导说他顾大局、善团结,同事说他有经验、高水平,组员说他身体力行、气场强大。他是谁呢?他与影视演员高明先生长的有点像,尤其是眉头紧皱时,一身正气,很是高明。他就是区委第四巡察组组长郑镇波同志。

郑组长有近25年从军生涯,17年前团职转业到地方,在基层乡镇干的有声有色,2017年,党中央作出部署,巡视工作向基层延伸,市县巡察开始拉开大幕,在海淀镇工作12年后, 他从镇人大主席转岗巡察战线,担任巡察组长期间,累计对16个处级单位、106个社区完成了巡察。

事不避难显担当

他把巡察事业作为自己工作历程中新的赶考路,巡察路上,老兵本色不减,激情依旧。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个热搜话题,说的是退伍战士回家后每天早7点喊家人起床,晚9点准时熄灯,网友说“这是老毛病又犯了”,这个“老毛病”大家都知道是打了双引号的。面对巡察新课题,军人出身的郑组长,带着指哪打哪的“老毛病”,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对于组织安排的任务,他从不讲条件。2018年3月至4月,区领导让郑组长带队对朝阳区开展交叉巡察,交叉巡察是一次跨区巡察大练兵,巡察组长责任重大,但此时郑组长爱人正因手术住院,他向爱人解释,巡察是我的事业,领导将任务交给我,任何个人困难都可以克服。在接受任务时,他一句也没提爱人住院这件事,那一个月,他每天下班开车2小时往返长安街去医院照顾爱人,一刻也没有耽误工作。汽车在长安街奔驰时,对事业的责任、对家人的爱一样在奔驰。今年年初,市委决定由各区对法检系统开展巡察,法院业务专、规模大,对巡察干部综合素质是一次考验,上级领导征求郑组意见时,他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在一件件事上,郑组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巡察干部敢担当的优良作风。

练就巡察“真功夫”

巡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他看来,干好巡察要打好三手牌:目标要清晰、业务要过硬、方法要可行。提到巡察,一些同志可能认为巡察就是“找茬”,有次一个熟人碰到郑组,笑着说:“老郑,哪天要是去我们单位,一定要手下留情啊”,这应该是很多人刚开始面对巡察时的心态。为了打消误解,明确巡察发现问题是为了推动单位解决问题,他把指导被巡单位撰写汇报作为统一思想,实现同题共答的先手牌。有次巡察,一个单位写了两次汇报都不谈问题,郑组向被巡单位领导耐心解释,几番沟通下,单位领导让各部门都去找问题,后来他感慨,“很多我原来以为解决不了的问题,正好趁着这次巡察一块解决了,我们确实受益了。”郑组对工作要求很高,每次打磨报告时,一字一句反复讨论,修改不下20稿。为了精准画像,他不分时间地点,一直在思考,有次周五开碰头会,大家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看法,等周一吃早餐时,郑组一开口就讲他周末的思考,大家都感叹,郑组真是时时刻刻在思考啊。郑组善于总结方法,比如这次巡察社区前,他就总结提炼了“全面铺开,同步推进;日报沟通,问题定性;时间效果,同步显现;前紧后松,方法可行”的巡察方法,每轮巡察结束后,组里同事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我们的工作结果印证了郑组一开始就讲的“方法可行”。

亲民亲和好作风

郑组作风扎实,他一直强调,巡察的权威一方面来自于职责定位,但要让人信服,首先要把自己炼成一块好钢,推己及人,反观自省应该是一种职业本能。去年疫情严峻时期,他亲自带队对永定路街道开展监督检查,他坚持每天下社区,有时晚上12点还在现场。他还帮助商场协调街道解决测温枪短缺的问题,用务实管用的监督展现了巡察干部扎实的作风。作为老同志,更是老师傅,他很乐于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年轻人,有同事说,一开始很不习惯与领导一块吃饭,但和郑组经过几次餐桌闲谈后,发现和他聊天很受用、很有趣。有同事打趣说,跟过郑组的这些同志,已经有三位进入处级领导岗位了,升学率很高啊。他对组员也很关心,一位同事的母亲在老家体检时部分指标异常,要来京复查,郑组知道后让她安心陪母亲,他对大家讲,同事有急事,咱们必须一块分担。扎实的工作作风,收获了领导、被巡察单位和组里同事的一致满意,实现了他一直强调的“三个满意”。

巡察赶考路,一路炼初心。去年年底,郑组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但不褪色,他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奔波忙碌,他一直在思考,但还没来得及思考退休后的生活。巡察岗位是一个大熔炉,与郑组一样富有经验、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乐于传承的老同志便是这座巡察熔炉的添柴人,淬炼征程中,他们是指引,他们是宝藏。


编辑:应晓燕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