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赏中山|红舌虎头兰的故事
2022-05-03 10:5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大家都知道朱德委员长非常喜爱兰花,在北京市中山公园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南兰北养”事业中,在公园搜集、栽培、展览兰花的过程中给予了很多方针性的指导和实质性的帮助。其间发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让公园的职工铭记于心,并记入了公园发展的历史。如1960年3月为中山公园题写的“蘭室”匾额,从1960年首次举办兰展的四宜轩、兰室到现在的蕙芳园,一直悬挂在兰花展室的门楣上,见证着公园兰展的发展。

朱德同志题写的“蘭室”匾额

朱德同志命名的兰花除了大家熟知的“海燕齐飞”,还有一种不为人关注的“红舌虎头兰”。说起来还有个故事。

朱德同志记挂着中山公园的兰花,在难得的闲暇之际就会来公园看看兰花,与公园的职工聊一聊养花的经验。言谈之中,多次提到战争时期他在云南见到的一种野生兰花,说花开很像碧玉兰,舌上的红斑如碧玉兰一样鲜艳夺目,但花色较碧玉兰稍稍偏黄,开花比碧玉兰大,花葶短一些,直立性更好,开花时的姿态像虎头兰,花期也在虎头兰和碧玉兰之间,令人见之难忘,非常希望能再次见到这种兰花。

碧玉兰的花序下垂,花朵10-20朵或更多
碧玉兰的花朵

为不断充实兰花的品种与数量,公园于1973年至1983年间多次派人到广东仁化、从化山区,贵州贵阳市的花溪、乌当、湖南岳阳山区、云南思茅等地搜集野生兰花。养兰的师傅一直记着朱德委员长的心愿,从没忘记寻找他心心念念的红色舌头的虎头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云南的深山之中找到了朱德委员长描述的兰花,带回了公园,取名为“红舌虎头兰”,并成功地莳养、繁殖了下来。

红舌虎头兰花序直立或平展,比碧玉兰花少、花瓣较宽、花色偏黄

红舌虎头兰为碧玉兰的变种,和碧玉兰一样属于兰科兰属的大花型附生种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越南、缅甸和泰国也有少量分布。生于海拔1300-1900米的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叶5-7枚,带形,长60-90厘米,叶脉明显,基部叶沟明显,中部至叶端叶沟逐渐平缓,叶尖微微扭转。花期3-5月。花葶斜立,每葶着花5-9朵,单朵花直径7-10厘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唇瓣(舌瓣)淡黄色,中裂片上有深红色的锚形斑(或V形斑及1条中线),颜色艳丽,随着花开,花朵颜色由翠绿逐渐转为黄绿色,越发明丽动人。

展室内的红舌虎头兰

值得一提的是,虎头兰、滇南虎头兰、西藏虎头兰、黄蝉兰、碧玉兰、文山红柱兰、美花兰等等这些原产于中国的兰属大花型兰花以其株型高大,花朵大型且数量多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同时在风靡全球的大花蕙兰的育种上是不可或缺的亲本,是有很大开发价值的兰花种质资源。

每年春末,红舌虎头兰都会绽放一串串清丽的花朵,舌瓣上鲜艳的V形红斑像画龙点睛一般,显得格外精神。睹物思人,朱德同志“一定要让兰花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嘱托言犹在耳,他赠送公园的兰花繁衍至今,每年都会送到展室展出,为人们送来一室清芬。

经典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公园几代养兰人的努力下,公园的兰花郁郁葱葱。每年在蕙芳园举办的“四季飘香”兰花系列展览,更是让人们能够欣赏到中国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兰花珍品。


作者:

北京中山公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