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当上奶奶?生育早了一步,普法晚了一步
北京晚报 | 记者 贾亮

2022-07-21 17:44 语音播报

锐评

日前,河南南阳一名1986年出生的张姓女子发布视频称,自己年纪轻轻就“喜提”奶奶身份,今年18岁的大儿子最近有了孩子,这让小儿子才7岁的她有点不适应,并无奈表示孙子儿子可以一起长大了。视频一经发布,就在网上引起广泛热议。南阳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未到国家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不符合办理结婚证政策。

年仅36岁就三代同堂,难免让网友感到惊讶。近些年,虽然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鼓励二胎三胎,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但就是放在年轻人初婚年龄不断推迟、结婚登记数屡创新低的大背景下,36岁当奶奶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按照婚姻法的规定,从这名年轻的奶奶到他的儿子,在身为父母时,都还不到法定的结婚年龄。涉嫌违法的婚姻得不到法律的完全保护,再说,十八九岁的孩子有婚姻的热情,是否有养育的能力?

在给网友的回复中,年轻奶奶表达了对此事的反思。她希望同龄的父母看到后,把此事当个反面教材,鼓励孩子多读书,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不要过早去承担太多不该承担的东西。正是读书的年纪,接受教育确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这名奶奶又解释说,“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事物太多,思想也成熟的早”,显然没有反思到问题的实质。过早地生育,不正是思想未成熟的表现?

更重要的,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是对法律的态度。作为一名当代年轻人,缺乏对法律的了解,没有对法律的敬畏,何谈成熟?婚姻法明确规定,男方22周岁、女方20周岁方可领取结婚证。法定婚龄的划定和调整,出发点也是为了保护婚姻双方的合法权益。不知道36岁奶奶及其儿子,是对婚姻法无知,还是没把法定婚龄当回事。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年轻奶奶反映的“在我们这里,并不是多么新鲜的一件事,经济落后的地方人们思想也稍稍落后一些,一旦不上学普遍结婚早”。经济落后、思想落后都不是违反婚姻法的理由,倘若低龄婚姻真是普遍现象,那只能说明当地普法太落后了。

每个人都享有婚姻自由的权利,但这种自由不是想什么时候结婚就什么时候,想什么年纪生孩子就什么年纪生。婚姻只有在法律的规则之内,受到法律的保护,才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虽然未婚生育的子女,也要享受应有的法律保障。但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当下,36岁当奶奶这样的事情实在不该发生。婚姻是人生大事,但不能越过婚姻法的围栏。


编辑:贾亮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