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如何塑造世界?解密三千年来世界经济演进的暗线
北京晚报 | 作者 夏安

2022-12-05 20:07 语音播报

进入
京报读书
看更多
+ 订阅

解密三千年来世界经济演进的暗线

开元通宝背后的大唐

《货币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一部全新的世界经济史》王丹 著 天地出版社

想当年刘备攻下四川后,本想把当地的房产和田地分给与他同生共死的将领们,但赵云提出应该把房产和田地还给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样才能获得蜀地民心。刘备虽然听从了赵云的意见,但本地府库的钱财还是被将军们瓜分了,刘备虽然有领地,手中却无钱。下属刘巴就向刘备献策,据《资治通鉴》记载:“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今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这里蜀汉政府通过发行直百钱,也就是百元面值的货币,来变相收走百姓的旧钱。

这种大面值的虚币,虽然得到官方认可,但在民间能否得到认可就难说了。起初重量还能有四铢重,而后甚至不到半铢重,以这样的虚标货币大量回收五铢钱。这样的货币发行,目的并不是稳定市场促进贸易,而是为了向民间掠夺更多的财富。无独有偶,同一时期的东吴政权也发行了大面值的货币,铸造了大泉五百和面值更大的大泉当千,这些货币的重量也不统一,虽富了国库却苦了人民。

人类创造了货币,而货币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古至今货币在变化,人们对货币的价值也在变化着——一个人如何挣钱、如何花钱,能大概了解这个人的基础价值观。而在社会层面,通过了解货币的设计、市场的流通情况、国家的财富积累等方面,就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的大致情况。从世界最早的金属货币算起,已有三千多年,这三千年来货币对人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王丹的《货币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一部全新的世界经济史》试图梳理出线索。

提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货币,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流行多年,成为唐朝贸易与对外交流的经典货币,且藏在这枚货币背后的是大唐盛世的缩影。它继承了自秦半两以来东方钱币的经典设计,造型外圆内方直径八分,重二铢,积十钱为一两,一千钱共重六斤四两。人们常常认为开元通宝是年号钱,因为有“开元”二字,就认为这钱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发行的。然而,开元通宝却与唐玄宗及开元盛世没有任何关系,开元通宝诞生的时候唐玄宗还没有出生,早在唐高祖时期就被铸造出来了。

在唐朝之前,隋朝在统一后发行了隋五铢钱,但在货币被民间认可后,隋炀帝为了吸纳更多的财富,他推行钱币减重的通货膨胀政策,铸造更轻的五铢钱,民间私铸之风愈演愈烈。史书记载,人们甚至用铁皮,或者裁衣糊纸当钱用,最后导致物价飞涨。隋五铢的信用已经崩溃,人们需要新的流通钱币来代替它。待李渊稳定全国政局后,唐朝开始着手进行货币改革,当时民间流通一种南朝刘宋发行的“綖环钱”,这种钱十分轻薄,攒够八九万文才满半斛,是一种劣质钱。武德四年七月,唐高祖废除了使用了700多年的五铢钱以及其他货币,铸造新钱,并取名开元通宝。

至于为什么选择“开元通宝”这四个字,据《旧唐书》记载,开元通宝的钱文是由大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写的,而“开元”一词应该是选自东汉班固的名作《东都赋》,其中“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开元与李渊初创的唐朝相辅相成。通宝则可以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就如《汉书》中记载,周景王所铸大钱,文曰“宝货”一样,货币本就有流通的宝物般的意思。

开元通宝如果只是以发行新货币代替旧货币,那沿用五铢钱体系就可以,不过是换了个新名字。但是开元通宝其实是一种新的货币体系,对货币价值和流通价值进行了根源性的改革。唐朝以前,中国货币的计量方法是以铢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也就是二十四进位制。而自开元通宝开始,改用两、钱、分、厘的十进位制,这种十进位制体系大大减轻了货币在流通中的难度,方便人们计算使用。开元通宝自发行以来,除了是唐朝近300年历史中的主要货币,其开创的通宝元宝币制一直影响了1300多年,直到袁世凯称帝时仍在发行新货币。

书中从形制设计上为读者介绍了初唐、中唐、晚唐时期开元通宝的变化,比如中唐时期,钱背上出现了星、月、云、波、圈等各种纹饰,就是为了区别不同的铸炉或其他检验方面的原因而做出的标记。晚唐时期的开元通宝还会在钱背上增加钱局所在地的地名,就像现在的车牌一样,京代表长安,洛代表洛阳,益代表成都等等。

因为唐朝是当时东方的核心,其辐射了整个东亚及中亚部分地区。对于东亚各国来说,开元通宝的货币体系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货币体系。因此,日本铸造了和同开珎;粟特人铸造了类似的圆形方孔钱;越南发行了太平通宝;朝鲜推出了海东通宝。这些都是模仿开元通宝而打造的各国货币。

货币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优秀的货币制度也要有环境和人为的支持。自唐朝初期至开元盛世,唐朝经历了经济的大发展时期,随着安史之乱的到来,唐朝的经济遭受了重创,为了充实国库,历史上屡见不鲜的用新币发行掠夺民财的损招再次上演。唐肃宗乾元元年发行了乾元重宝,并定制了一套掠夺民财的合理办法。

乾元重宝重5.97克,开元通宝重3.98克,按照正常的兑换比例,一枚乾元重宝最多能换1.5枚开元通宝,然而,唐朝中央充分发挥了十进位制的特点,规定一枚乾元重宝可以兑换10枚开元通宝。这样政府每发行一枚乾元重宝就可以从百姓手中赚得8.5枚开元通宝。按钱币的铜含量计算,政府每用10斤铜就能兑换到64斤铜,之后再把得来的铜铸新币,这样变成了无本买卖,政府源源不断地从民间敛财,由此可见此时唐朝国力的空虚。

这本书通过横向对比,在历史的不同维度中,货币与人性、权力相结合,大大左右了历史的发展。当货币的历史足够长,变革足够多时,人们才能通过这枚小小的货币看到背后的人类文明。

京报读书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