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数学思维》:数学学不好?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07-13 10:06 语音播报

进入
京报读书
看更多
+ 订阅

古代如何测量田地的面积?球的体积是怎样得来的?

古代人是如何计算行星行走的距离的?球的体积是怎样得来的?

……

面对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家长们让孩子的拼命地刷题、看书、复习,才能拿到与自己所期望的成绩与排名。

并不重视阅读的重要性,殊不知在阅读上偷下的懒,会在小学、初中阶段继续补,补上来还好,补不上来,甚至影响数学成绩。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越早积累优势,越能助力其他学科的学习。

那么,有没有既具备阅读性,又能帮助孩子提高数学成绩的课外读物呢?

这本《了不起的数学思维(中国篇)》就是写给9~15岁孩子的中国数学史话。

《了不起的数学思维(中国篇)》刘映 著   李楠 绘 北京日报出版社

13个引人入胜的古代数学问题

让孩子追根溯源,找到数学知识的原点。

14个古代算术思维方法

让孩子从古代人的角度,演化为自己的思维。

40个中国古代数学史实,辅以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时间轴,培养孩子数学素养。

22个烧脑益智谜题

让孩子边读边练,学以致用。

学习数学,方法很重要

数学原本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实际遇到的事件而产生的需要,

从观察太阳计算时间、测量土地分配农田到商品交易计算价格,数学世界就从生活世界中孕育产生,又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

因此,学习数学的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回到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世界、历史事件中,让抽象的数学具体起来,丰富起来。

构建数学体系,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学习数学,不仅是学习数学知识,学会解题,更重要地是构建数学体系。

单靠“刷题”是很难培养出优良的数学核心素养的。

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形成持久性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古代数学故事,是培养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非常合适的教育资源。

这种将数学回到具体生活、历史事件中的方法,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阅读数学故事,深入了解数学方法

中国古代数学故事,细细数来,也有不同的类型:数学史的故事、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知识的故事。

通过数学史的故事,可以了解数学在中国古代是如何起源的、如何发展的;

通过数学家的故事,可以了解数学家面对难题是如何思考、如何克服困难、如何解决的;

通过数学知识的故事,可以了解某个具体的数学概念或者数学方法是在何种情境下、何种现实的需要下产生的。

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本书是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大部分在中小学生涉猎的范围内,蕴含着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情感的三维价值。

孩子们通过阅读数学故事,回到数学发生的原初现场,亲眼见证数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数学能力,还亲近了数学,对数学产生喜爱之情,爱上数学。

作者将古代人民的数学智慧用简单、可视的方式跃然纸上,

让孩子回到数学发生的原初现场,亲眼见证数学知识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古代人民的数学智慧,爱上数学。

书中的数学故事、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大部分都在中小学生涉猎的范围内,辅以场景式插图。

全面提升孩子的数学兴趣、阅读技巧、数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数学成绩!

相关图书

 

《写给全人类的数学书魔法书(修订版)》

将作者多年学习数学的秘籍倾囊相授;对数学公式和定理进行推理验证,启发读者抛开刻板的学习方法。

心动价购买

请复制以下字符后打开手机淘宝

到天猫北京日报出版社旗舰店购买

【淘宝】https://m.tb.cn/h.5ZPWpki?tk=xNsPdtRMRve CZ3457

《数理化狂想曲》

数学、物理、化学三大主题,近100个趣味漫画故事。近百个学习专栏、覆盖300多条中小学重点知识,兼顾趣味性和知识性。用漫画让孩子喜欢上数理化。

心动价购买

请复制以下字符后打开手机淘宝

到天猫北京日报出版社旗舰店购买

【淘宝】https://m.tb.cn/h.5bGseDZ?tk=nFcldtRnTwA CZ0001

欢迎前往天猫北京日报出版社旗舰店

了解更多暑期书单好书

京报读书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