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再剜别人的肉,也补不了自己的疮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杜梨

2024-04-18 14:14 语音播报

锐评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宣布发起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一个多月前,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等五大工会组织提出请愿,要求拜登政府对中国在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不合理和歧视性”做法展开贸易调查。美贸易代表办公室须在45天内决定是否启动调查。如今“最后期限”未到,美国财长耶伦刚刚结束访华之行,301调查的大棒就立马举了起来,实在有些急不可耐。

301调查,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该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对他国所谓“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单边制裁。显然,这一调查由美国自身发起执行,单边主义色彩强烈,也屡次被裁定违反世贸规则,本质上是一种强盗行径、流氓手段。

此次也不例外,长达126页的请愿书声称,在过去20年里,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非市场政策”振兴中国造船市场,抢走其他竞争对手的贸易“蛋糕”,同时整合供应链物流数据的中国物流信息平台存在安全隐患,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其中最搞笑的一条,还敦促拜登政府对中国建造的船舶停靠美国港口征收港口费,并利用征收的费用设立基金来振兴美国造船业。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明抢”么?

的确,美国造船业在衰落——1975年,美国造船业的产能排名全球第一;近50年后的今天,美国的商用造船厂数量骤减70%以上,产量已不足世界总量的1%,排名跌至全球第19位。但诚如美多份研究报告显示的,这种“速衰”,反而是过度保护所致。

1920年《琼斯法案》出台,“在美国境内航行的船舶必须由美国制造”等规定,为美国造船业提供排他性保护。据统计,该法案生效后,美国每年可获得720亿美元的经济收入,带动1560亿美元的GDP。但仅两年后,美国民用船舶的造价已比外国造船厂高20%。十年后,这个差距扩大至50%;30年后达200%。如此高昂的制造以及人工等成本,自然会让“温室里的花朵”失去竞争力。

说白了,美国造船产业早已空心化,几乎仅靠军用订单维系生计。船舶相关配套工业体系的缺失,劳动力成本的高昂,都是无法通过转嫁矛盾解决的实质性问题。相反,中国造船业的巨大发展建立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是企业技术创新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收获着全球市场的“用脚投票”。对此,美国的“301大棒”挥舞得再厉害,再剜别人的肉,也补不了自己的疮。

对于如此明显的道理,美国人不是不懂。只是打压中国,早已成为美国的一种“政治正确”。尤其正值总统大选年,如此请愿更是“恰逢其时”。早在正式宣布发起调查之前,拜登和美国贸易代表已在社交媒体上强调了这个请愿。中国已经被美国政客定义为“最大的敌人”,只要能够在合适的时机打上“中国牌”,理由是什么并不要紧。况且,从历次发起301调查的结果来看,某些人的“如意算盘”多半还包括“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借恫吓寻求更多的谈判筹码。

美国曾依靠301调查大占便宜,甚至掐死了一度发展势头良好的日本,如今又想重施故伎。但对于一路在困难曲折、围追阻截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来说,这一伎俩并不好使。中国人“不怕鬼”,无论谁出什么招,我们都会奉陪到底。

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密不可分,再试图以极限施压换取谈判桌上的漫天要价,再玩那套“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的把戏,对自己的病无益,也少不了被“回旋镖”反噬。


编辑:胡宇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