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5 20:42
“忙不完,根本忙不完。”时值暑假,不少大学生回到乡村,结果成了一刻不得闲的“红人”——有的帮村里老人改话费套餐、调手机字号,有的埋头维修小家电回答育种事宜,还有的发挥艺术专业特长为村里打造手绘彩虹墙。
青春洋溢的忙碌身影,让宁静的乡村顿时热闹起来。其实,这只是年轻人用知识反哺家乡的一个瞬间。这些年,不只是大学生,也不止于寒暑假,越来越多的游子怀着一份眷念,在学习知识、拓展眼界后,选择回到故土发光发热。他们当村官、开书店、卖特产,开发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特色农业,为乡村生活打开更多年轻样态。随着这群年轻人的脚步,不仅村里的老人们离现代生活更近了,新技术新思维也迅速来到田间地头。他们敢尝试、敢创新,敢行动,用青春的眼光与活力,催生着新业态、新模式在大江南北涌动。
学有所成、反哺家乡,中国人自古便有深厚的乡土情结。当自己习以为常的操作被赞为“独门绝技”,当自己的举手之劳解决了长辈的“老大难”,当被夸“我奶命好”“书没白读”,其中除了潺潺情感的流动,无形之中也传递出一个信号——乡村呼唤这样的“年轻态”。无论是大学生“兼职”育苗师教授种植知识,还是手把手复原老人的旧日黑白时光,无论是进军直播带货领域,还是开发休闲旅游产业……只要有心,总能找到自身兴趣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让所学所知释放最大发展能量。俯下身、沉下心来一件件做好,就能走进乡土中国深处,与家乡共同成长。
学得文武艺,不忘桑梓情。归乡的年轻人,是一笔宝贵资源,值得倍加珍惜。激发并保护这份热情,除了依赖个体的情怀,也离不开社会全方位的支持。必须看到,今天的年轻人有冲劲但有时也缺耐心,有知识但有时也缺经验。一些大学生长年在外求学工作,对家乡很可能熟悉又陌生,“归乡路”上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
帮扶无拘大小,短期如社会实践、假期调研等,对接乡村大可以多提供样本,前期做好村民沟通工作,提高调研效率等;长期如回乡创业,当地理应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利益共享等多方面出实招好招,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不仅给予充分社会认可,还给出实打实的利好,才能让年轻人愿意来、留得下、干得开。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尽情释放光与热,青春将绽放最美的模样,乡村也将更加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