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北京宣言》:中国为巴勒斯坦建国补上重要拼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7-25 07:30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长安观察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7月23日,巴勒斯坦各派别在北京达成和解协议,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团结的《北京宣言》。这标志着巴勒斯坦各派系持续十几年的冲突争端有望告一段落,未来将有一个更加团结稳固的联合政府,来推动巴勒斯坦实现“建国大业”。

巴勒斯坦建国之路步履维艰。在以色列的步步紧逼和分化瓦解下,巴勒斯坦形成了很多不同派系,控制约旦河西岸的法塔赫和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是其中最强的两支。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后,巴勒斯坦解放事业陷入严重分裂,法塔赫和哈马斯不断发生冲突,极大分裂和削弱了巴勒斯坦的民族解放力量。尽管国际社会始终致力于弥合巴勒斯坦内部分歧,也先后达成八项和解协议,但皆未真正落实。而分裂的巴勒斯坦让以色列有了可乘之机,其一面不断蚕食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领土,一面直接进攻加沙地带,试图彻底消灭巴勒斯坦抵抗力量,独霸巴勒斯坦地区。

此番签署的《北京宣言》,有望成为终结巴勒斯坦分裂,实现巴勒斯坦各派系和解的“定海神针”。不同于既往的和解协议,《北京宣言》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由此被寄予厚望。客观上,加沙冲突的旷日持久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面对越发激进极端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各派系和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远胜于过去。唯有摒弃前嫌、实现团结,才有可能抵抗以色列的攻势。在上述客观形势下,中国带来了“人和”——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从全局性视角出发,秉持正义公道的立场,坚持和平合作的价值,凭借自身战略信誉,为巴勒斯坦和解和建国的宏图补上了重要拼图。

首先,中国清楚地认识到,巴勒斯坦问题不只是地中海东岸一隅之地的问题,而须从中东乃至全球的全局视角看待,才能真正解决。回顾旧有和解协议,往往只关注巴勒斯坦各派系间分歧,却忽视了内部分裂背后是幕后支持者,即各中东地区大国之间的分裂。中国从中东全局出发,促成了沙特与伊朗的和解,并利用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等多个平台、多个渠道弥合阿拉伯国家间的分歧,实现了中东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大缓和,达成一系列基本共识。这为巴勒斯坦各派系和解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和解进程免受干扰影响,获得了许多中东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作为第三方斡旋力量,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坚持对谈判各方一视同仁,充分考虑巴勒斯坦当前困境的产生原因及派系分裂复杂的历史源流,以实现各派系共同的民族解放愿望为目标。中国从未在巴勒斯坦各派系中选取代理人,偏袒特定一方,更未深入涉足巴以冲突,是真心诚意地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协调斡旋,而非谋求特定的政府安排或领土、制度方案。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正义公道立场,中国可信可靠斡旋人的身份才能够立得住,站得稳。

最后,中国在中东地区积累了很高的战略信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源远流长,蓬勃发展。尤其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的支持下,中国与中东各国关系提升、合作扩大,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已经召开10次,还促成了沙伊历史性和解。中国与中东各国各派的传统友谊与现实合作成果,与其他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对中东国家颐指气使、挑起冲突的域外大国形成鲜明对比。加之,中国也能以较强综合国力为后盾,为巴勒斯坦提供必要的政治与经济支持,让《北京宣言》相比既往文件有更强的可执行性。

从沙伊和解到中阿峰会再到《北京宣言》,中国在中东地区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外交成果。在中国的积极努力下,曾被视为战乱频仍、动荡核心的中东地区正在向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不断靠近。这一切都说明,中国正在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中国正在与世界各国一道,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编辑:胡宇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