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北京的“高温热浪”
北京日报

2024-08-08 13:50 语音播报

古都

入伏以来,北京地区已出现多个高温天气。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那北京历史上的最高气温曾有多高呢?

中国古代有关高温天气的记载较为模糊,最初把气温高于常年叫作“燠”,特别高的就称作“恒燠”。《汉书·五行志》便有“燠则冬温,春夏不和”“燠时……夏则暑杀人,冬则物华宝”的记载。而许慎《说文解字》曰“燠,热在中也”,《尔雅》曰“燠,煖也”,《尚书·洪范》曰“燠,火气也”。由此可见,两千年前的汉代已出现高温天气。明清时期常以酷热、炙热、炽热、晴热、极热、炎暑、炎日、赤日、热伏等词语来记录,也就难以考证古代的高温天气到底是多少摄氏度。

而今,气象学以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作为高温的标准,如果多天在35℃及以上被称为“高温热浪”,也称“高温酷暑”。

据《气象史话》载,“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表示,为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于1742年提出。原本摄尔修斯提出的温标是以水的沸点为0度,后来才颠倒过来,并沿用至今。

清康熙八年(1669年),比利时人、传教士南怀仁制作了一架空气温度计献给康熙皇帝,并于1671年出版《验气图说》,专门就该温度计进行说明。但南怀仁受到亚里士多德科学观点影响,设计的温度计存在一定缺陷,温标划分也没有固定点,只能测出温度的相对变化。后来,陆续有新式温度计被引入中国,被称为“寒暑表”等。

《北京气象志》载,雍正元年(1723年),法国传教士、天文学家安托万·高比尔(中文名宋君荣)抵京,对中国文化进行研究。乾隆八年(1743年),他在得到朝廷批准后,在北京的教堂内建立测候所,专门测量北京的天气温度。

当年五月,华北地区开始出现罕见的酷热天气。直隶天津镇总兵官傅清在给乾隆帝的奏报里写道:“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七月二十二日,良乡知县上报:“近日极热,胜于往年,二十日更甚,庄稼渐枯,河水急降……”宛平县令则称:“天时亢旱,赤日流金,毒热不可当,土焦泉涸……”《清高宗乾隆朝实录》也有乾隆八年六月丙辰“京师威暑”的记载。六月初一日,乾隆帝谕:“近日京师天气炎热,虽有雨泽并未沾足,若再数日不雨,恐禾苗有损,且人民病暍者多。”

当时身在北京的高比尔也在寄给巴黎科学院同事的信件里惊呼:“北京的老人称,从未见过这样的高温……很多人被热死后,其他的人也开始恐惧起来。”

为了解北京高温的真实温度,高比尔使用新式酒精温度表,以拉谋氏温标测量并记录了当时北京的高温天气。这种温标以法国科学家、昆虫学家拉谋命名,以水的冰点为0度,以水的沸点为80度。根据高比尔所记录的数据,1743年7月25日下午3点半,北京的气温达到了35.5度(拉谋氏温度),折合成摄氏度竟达到了44.4℃。而在此之前从7月20日起,每日气温都超过40℃,至7月26日早晨下了一场小雨,最高温度降低到31.9度,代表着这次高温过程的结束。

这是北京地区有史以来第一次比较准确地测量出的高温数值,也是目前气象学家所公认的。


编辑:刘扬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