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生产性服务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温床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6 09:00 语音播报

学习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2025年中期论坛上指出:“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将进入到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抓好新质生产力,从增量上,要抓好中央提出的15个战略新兴和未来产业;从存量上,也就是现在100多亿工业制造业产值的存量体系,要着力抓好绿色、低碳化和数字智能化的发展,用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赋能融合到存量的生产力体系。服务业方面,我们要着力抓好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性环节。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制造业的上游、中游、下游整个产业链的全过程。生产性服务业又是知识密集、人才/人力密集的产业。所以,更多投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减少发展过程中资源要素的投入、蓝领劳动力的投入和货币的投入,推动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什么功能?生产性服务业首先是高质量制造业的土壤、温床、生态条件,换句话说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土壤、温床和生态条件,是由生产性服务业直接提供的。但我们又要明白,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制造业高科技发展的温床、土壤,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温床、土壤。生产性服务业自带光环,它是GDP的增长极、独角兽的主要板块,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是高端装备附加值最主要的来源,是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成部分。

从框架结构上来说,生产性服务业有10个大类,35个中类,还有170多个小类。10个大类包括:技术开发、创新,围绕着重大产品的产业链进行的产品开发、部件开发、工具开发、底层技术开发等,这是研究开发生产性服务业;围绕着产业链的物流配套、交通运输和各种仓储无缝对接的物流配套服务;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包括租赁、融资、贷款或者抵押、股票上市,也包括产业链中的成百上千个企业互相之间的资金清算活动;产业链上成百上千个企业有市场服务、检验检测、各种认证的问题;产业链上绿色低碳服务;产业链上的数字化服务;产业链上的贸易、批发、销售、售后无回购的服务;产业链上的品牌、专利、广告、知识产权的服务;产业链全过程中的各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咨询服务;产业链上的各种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等服务。 

最新文章

编辑:丁梓欣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