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7 16:11
司机在副驾位上酣睡,车辆却一路狂奔?惊险一幕的背后,竟是“智驾神器”作弊。据央视新闻报道,浙江杭州一男子王某某酒后使用“智驾神器”驾车,在道路上行驶了20分钟。所幸夜深车少,未造成严重后果。经法院审理,被告人王某某被判犯危险驾驶罪,处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4000元。
据报道,经检测,王某某血液中乙醇含量达114.5mg/100ml,已达醉驾标准。虽然王某某的汽车装有2级智能辅助系统,但按照系统设定,一旦司机双手脱离方向盘、使用辅助系统超2分钟,系统就会提示驾驶人员接管方向盘。王某某能够骗过方向盘检测,是因为其给方向盘上加装了“智驾神器”,让系统误以为司机双手未脱离方向盘。酒后开车上路已属违法,给车辆智驾系统“动手脚”、企图逃避醉驾追责更是错上加错。王某某的行为,既是对自身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更是对道路公共安全的极大威胁。
醉驾叠加盲目“智驾”,危害远超一般意义上的酒驾,几乎让车辆进入“失控”状态。摄入酒精后,驾驶员的思维预判和风险决策能力会迅速降低。一旦遭遇突发意外情况,很难及时规避。在此情况下开车上路,就是埋下事故隐患的种子。给车辆加装“智驾神器”,看似有了系统的干预和护航,实则是自欺欺人。车辆系统被暂时蒙骗后,双手脱离预警等保护机制立即失效,相当于人为制造出了移动的安全“炸弹”。
靠技术作弊的盲驾,暴露出涉事司机对法律的盲目认知,也暴露出车辆智能系统技术和监管的漏洞。王某某被判刑,为更多智能驾驶者敲警钟,也是对监管部门的提醒。每名司机都要清晰认识到,自己永远是驾驶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智能辅助驾驶并不等于自动驾驶,更不能酒后侥幸,靠所谓“智驾神器”躲避执法。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要加大对“智驾神器”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打击力度,督促网络平台下架产品。据报道,所谓“智驾神器”在网上轻易就能买到。若放任此类灰色生意,就是任由风险蔓延,难免会有更多王某某酒后“智驾”,给公共交通安全带来更大冲击。车企也要不断升级系统安全水平,完善对车辆驾驶员更科学的技术防范和检测手段。
公共安全不容“盲驾”上路,“智驾神器”绝非醉驾护身符。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出行安全尤为重要。每名司机都要杜绝侥幸心理,始终沿着法律规则和安全责任的“标线”行驶,牢牢守住安全驾驶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