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府南里社区治理探索 | 改造地下空间满足居民健身需求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成进羽

2025-10-15 08:49 语音播报

北京民声
进入
社区治理
看更多
+ 订阅

海淀区金玉府小区建成于2018年前后,小区内环境清幽、四季有绿,但可供居民活动的地面空间非常有限,居民曾多次反映,希望增设更多体育活动场所。金玉府南里社区党支部书记石红岩告诉记者,由于绿化占地面积较大,难以协调地面活动场地,为此社区多方走访,发现小区16号楼有一处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闲置,便考虑将这里改造为居民的活动场所。

16号楼是一栋商业楼,其通往地下空间的出入口恰好位于居民区内,对居民来说十分方便,既不会产生噪音影响生活,也不会影响商户的正常经营。于是,社区同产权方、物业公司多次协商,希望能够用好这块“宝地”。同时社区组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协商,决定先设置居民参与度高的乒乓球场地。确定用途后,社区便推进改造工作。

然而,改造后却不断出现新的问题。由于该地下空间长期无人使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水泥地面扬灰严重。除乒乓球区域铺设了地胶外,其余均为裸露水泥地,居民活动时尘土飞扬,“即使保洁人员每天擦也不能避免灰尘。”石红岩说,通往地下空间的楼梯更是积灰严重,居民上下楼时,鞋底带起的灰尘经常让整个通道变得灰蒙蒙一片。“每次打完球,鞋底都沾满灰,回家得在门外先跺脚。”居民张先生说。此外,地下空间的照明条件也较差,灯光昏暗,“特别费眼,运动体验也不好。”有居民说。

为此,社区组织产权方、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多次召开协商会议,最终达成共识,由社区申请专项经费对该空间进行升级改造,与物业公司合力实现“整体铺装+通道改造+功能升级”的立体化方案。首先,将地胶从乒乓球区域扩展至整个场地,解决地面扬灰问题;同时对照明设施进行改造,更换为LED节能灯,提供更好的照明条件;物业公司负责后期环境卫生及设施维护,并对出入口楼梯刷地坪漆,减少灰尘带入,减轻清洁负担。

改造后的地下空间焕然一新,整体铺设地胶,既美观大方又脚感舒适,空气中的灰尘也明显减少,居民得以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活动。除硬件设施改善外,社区对地下空间进行了更加合理的规划。在原有2台乒乓球桌的基础上,增设2处羽毛球场地,满足居民更多的运动需求;在场地旁设置休息区,增加了桌椅、便民衣架等设施,方便居民运动前后休息交流。

改造后的地下空间平整明亮。

社区党支部组织居民共同制定场地使用规定与安全须知,并张贴“爱护地面”“请勿乱丢垃圾”等温馨提示。引导居民自觉遵守规定,主动捡拾垃圾,爱护场地,同物业一起维护地下空间的干净整洁。近些天天气转凉,这处地下空间更受居民欢迎,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治理亮点】

就近锻炼健身成为居民越来越普遍的需求,但许多小区存在缺少健身场地和设施、原有场地设施老旧等问题。金玉府南里社区多方寻找场地资源,充分利用闲置的地下空间,为居民开辟新的活动场所;并且在地胶、照明等细节上提升运动体验,还增设不同项目场地满足不同群体运动需求……这是社区积极推动服务精细化的生动实践。

北京市社区治理创新案例展

编辑:成进羽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