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16:39
张辉表示,“十五五”期间,中国旅游最大的热点将是入境旅游的发展。近年来,入境旅游的复苏主要得益于需求侧的政策推动,特别是免签政策的实施以及支付便利化和多元需求的提升。
张辉提到,2025年入境旅游呈现三大特点,分别是单方面免签和互免签证政策带来积极效应、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广泛实施以及散客市场的显著增长。
在显著增长的背后,中国入境旅游仍存在一些痛点,其本质是便利化缺损与旅游产品代差的叠加,前者是需求侧问题,后者是供给侧问题。对此,他提出,要解决前述问题,需要分别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发力破局,通过入境旅游的空间和产品产业再造、旅游场景革命、中式旅游文化的构建来实现。
在入境旅游的需求侧,张辉认为,不同市场对免签的需求各异,首先需要细化免签国别与旅游群体。以研学为目的的学生可能需要长达一两个月的停留时间,因此要根据细分市场规定特殊的免签停留天数。
对于如何吸引外国游客多次入境,张辉提出,应建立白名单制度以扩容免签范围,实施信用免签。对于过去五年内两次到访中国且无不良记录的游客,可自动获得多次免签资格。同时,还应建立智能签审系统,提升免签审核效率。
在供给侧,张辉指出,首先要加快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建设,入境旅游大国必须拥有多个世界级旅游城市作为支撑。不只是景区建设,城市本身的建设对于打造旅游吸引力至关重要。
此外,研学旅游也是可挖掘的入境游市场之一。张辉提出,研学旅游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要推进中国入境研学旅游体系的建设。同时,张辉认为应大力推进入境旅游度假地建设,构建独特的中式度假与好客文化。
张辉还提到,应当构建完整的入境旅游产业链。在推广方面,可以设立国家旅游推广局,以专门机构在世界市场上大力推广中国的旅游线路、产品和文化。在促销方面,加大海外促销力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不同入境旅游市场,如研学、度假等细分领域的产业链构成;另一方面,国内的供应商应积极参与国际旅游批发商的促销活动,与国际伙伴联合开发并推广中国旅游线路,将中国深度纳入全球旅游线路网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