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与市老龄产业协会联合推出养老智库报告——“适老化改造全景调查”反响热烈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宗媛媛 安旭东

2025-10-31 10:30 语音播报

进入
养老大调研
看更多
+ 订阅

正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举办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热度持续上涨。昨天下午,由北京晚报与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联合打造的养老智库报告等重磅调研成果在老博会现场正式发布,政企社多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商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新路径。

一个多月来,北京晚报养老大调研2025年度报告——“适老化改造全景调查”引发各界广泛关注,相关话题成为市民热议的民生焦点。

智库报告解码民生刚需

当前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已超500万,占常住人口23.5%,适老化改造成为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课题。这份养老智库报告源于北京晚报从9月22日到10月29日持续推出的适老化改造全景调查,通过24期主题报道、50余条视频报道及读者互动小程序等,全方位覆盖居家环境、公共空间、数字应用三大维度。

报告以“1+3”模式呈现,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推动实际问题及时有效解决。一份主报告探查北京适老化配套政策与产业图景,三份子报告分别聚焦个人、公共、数字三大空间适老化改造,指出适老化改造并非简单的“装修工程”,而是关乎尊严、安全与生活质量的“空间革命”。

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适老化建设专委会主任王春雷对北京晚报推出的养老智库报告给予高度肯定,认为报告覆盖全面、洞察深入,真实反映了老年人的核心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全景调查引发热议共鸣

“适老化改造全景调查”自推出以来,不仅让更多人认识到适老化改造的必要性,更搭建起政策、企业与老年群体之间的沟通桥梁,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共鸣与积极反馈。

“报道深入实际、专业务实,不仅帮助企业扩大了适老化产品的影响力,也启发企业进一步细分客户群体,满足多样化需求。”北京易享生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吴晓蓉谈到,今后将在政策引导下继续完善市场化运作,实现“自我造血”。前门西河沿社区老龄办主任庞旭表示,社区老人此前对适老化改造认知不足,报道通过生动案例普及防摔扶手、智慧养老设备等实用知识,转变了“卧床才需改造”的传统观念,不少老人开始主动咨询改造事宜,为社区老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森丽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雅则分享了报道对陪伴机器人“小丽”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作用。她表示,相关视频播出后收获超过200条网友评论,令公司上下备受鼓舞。从反馈来看,公众对陪伴机器人的认可度与尝试意愿持续提升,不少子女在展会上主动咨询产品详情。

在她看来,网友的评论也为企业指明了改进方向:针对“价格过高”的意见,企业计划加速降本以提升产品普及率;面对“炒菜做饭”的需求,团队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攻关技术,不断丰富产品功能。“企业也将通过科普,让更多公众了解养老科技发展现状,推动产品不断成长。”

链接:

北京晚报适老化改造全景调查!给500万北京老人一个颐养的家

适老化改造全景调查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