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13:34
                      
                         
                        
                      
                    
 
经过一年多的筹建,中国物流特藏馆近日在北京物资学院开馆。展览聚焦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两条物流通道,多维度呈现其社会价值,探寻中国物流历史演变。
特藏馆位于物资学院图书馆一层大厅,分为物流史溯源、中国物流历史演变、物流文化与价值、物流地理与空间、当代物流产业发展等部分。“历史上,大运河是内贸物流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则推动了外贸发展。展览聚焦这两条具有代表性的物流通道,展出70余件文物及复制品模型,讲述中国物流历史演变。”展馆负责人丁兆博介绍。
 
“镇馆之宝”是半块明清时期的“金砖”,由苏州御窑生产,虽残缺不全,但仍能从侧边铭文中读出“通判段鼎”“知事寇安”的字样。
“明清时期,为建造和修缮紫禁城,朝廷指定苏州御窑烧制青砖,对用料、烧制、打磨等工艺有极高标准,民间把这种青砖称为‘金砖’。”丁兆博介绍,这些“金砖”通过大运河运抵北京,物流运输过程管理严格,“砖上的铭文应为两位官员,他们的身世和经历虽已无从考证,但能从这半块金砖上读出我国古代物流管理制度的严谨。”
展馆里还展示了多枚钱币,是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的实物见证。“比如,这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随丝绸之路贸易流入中国。”丁兆博说,类似的银币在丝绸之路沿线出土了很多,这也是历史上中国和波斯通过丝绸之路紧密联系的证据。
特藏馆还建设了实体和电子书库,广泛收藏古今物流、商贸、地理、交通等领域的文献,涵盖史书、志书、学术著作、论文集等。
 
目前,特藏馆周一至周五面向校内师生和校外团体开放预约。校外团体观众可在预约后刷身份证入校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