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9 18:19
11月9日11时32分,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九运载火箭在酒泉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将楚天二号技术试验01星、02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力箭一号再度刷新成绩单,同时,这也是“亦庄箭”今年第20次成功发射。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九运载火箭在酒泉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大漠问天供图
“这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十次飞行。”力箭一号总指挥胡小伟表示,从多次执行国家任务到多次承接国际卫星发射,10次任务中,力箭一号以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吨级班车化发射服务,在民商火箭发射服务市场持续领跑。截至目前,力箭一号累计成功将75颗卫星送入太空,累计入轨载荷总质量突破10吨。
相比力箭一号此前的发射,遥九火箭有哪些“看不见”的变化?“成熟的火箭型号需要不断迭代,每一枚火箭我们都会优化和改进。”力箭一号总设计师史晓宁表示,“针对这次发射的力箭一号遥九,我们在可靠性和成本控制方面都做了提升。”在可靠性方面,利用前序发次的大量测试和飞行数据,形成产品数据包络,通过开展包络分析及时发现产品生产和测试数据的异常;通过积累成功子样,形成标准化、表格化的产品验收清单,对关键和重要产品进行100%全覆盖验收。在降低成本方面,主要通过优化全寿命周期生产和测试流程节省人力和管理成本;另外,结构舱段、高附加值单机产品逐步由外协外购改为自研,提高自主可控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力箭一号遥九创新采用了开盖分离方案:第一颗卫星分离后,前舱段旋转打开,一段时间后锁紧到位,姿态稳定后进行第二颗卫星的分离,末级按规定时序及时离轨。
力箭一号何以多次被客户选择?“我认为,是力箭一号高可靠性与快速灵活的履约能力紧密结合的综合优势,共同构成了一种让客户放心的、确定性的服务保障。”力箭一号副总指挥孟祥福如是说。为了实现像航班一样稳定的发射,力箭一号火箭在设计初期就采用了去任务化设计,整个火箭的研制也是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模式,让火箭生产、测试、发射全流程高效衔接,实现火箭的批产化,测试流程标准化,以及发射服务航班化。
力箭一号副总设计师孙良杰介绍:“以此次力箭一号遥九的发射为例,针对卫星包络大的特点,在力箭一号遥九火箭3米35整流罩内采用了卫星串联方案,搭载的两颗卫星分别位于多星分配器柱段的顶部和内部,主体采用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减轻质量的同时保持结构刚度。”
随着发射任务密度持续提升,力箭一号火箭的地面发射支持系统设备检修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已经实现快速恢复,可保障各项任务高效推进。作为一款主要面向中小型卫星发射市场的火箭,力箭一号通过拼车发射覆盖低轨1.5~2吨的运载能力,并通过高度集成化设计、快速敏捷的使用模式提高性价比和飞行可靠性,对于单次2吨以下总上行载荷的卫星发射任务,可将每公斤价格降至1万美元以下。
史晓宁表示:“未来,力箭一号火箭将继续积累飞行子样,通过局部优化持续提高运载能力,通过供应链自主可控、飞行子样积累等措施降低成本、提高飞行可靠性。”
随着此次任务的完成,“亦庄箭”也迎来了今年的第20次成功发射,创历年新高。从“参天计划”“亦庄商业航天十八条”等规划、政策发布到“空天街区”“北京火箭大街”等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等产业协同平台成立,北京亦庄不断发力,在产业服务、生态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为航天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致力于将亦庄建设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