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3:50
日前,北京通用航天医院骨科团队成功为一位107岁高龄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了微创内固定手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手术多了一位特殊的“主力队员”——骨科手术机器人。在这位“钢铁伙伴”的精准辅助下,整台手术仅耗时约30分钟,出血量极少;术后老人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
11月初,107岁的王奶奶在家中不慎摔倒,导致右侧髋部骨折。对于百岁高龄老人来说,这种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保守治疗意味着长期卧床,极易引发坠积性肺炎、血栓、褥疮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面对如此高龄且手术风险极高的患者,家属心急如焚,医院骨科团队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全面评估,团队一致认为:唯有通过手术,让老人尽早下地活动,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生命安全,提高生存质量。而成功的关键,就在于 “快速、精准、微创”。
为了将手术创伤和风险降至最低,骨科团队决定启用医院最新引进的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它融合了人工智能、5G 通信与多模态影像等前沿技术,可化身为骨科手术的“超级导航员”,实现AI自动配准、自动规划,辅助医生进行手术决策,确保手术精度在亚毫米级别。
11月8日,骨科团队为王奶奶实施手术。机器人的智能系统如同“三维活体CT”般实时运行:AI算法对影像数据进行毫秒级解构,AI人工智能自动规划固定物的长度、角度和方向。
在机器人亚毫米级的定位系统辅助下,导向器帮手术团队精准掌握定位手术器械与植入物的位置,机器人彩色显示屏显示位置误差0.1毫米。伴随着手术设备清亮的沙沙声音,加压螺钉稳定地达到股骨头的预定位置。整个复杂的微创手术操作只用时30分钟,透视显示髓内钉位置100%无误准确,术中出血量不足5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