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8:04
10日,在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社会民生专场上,北京市医保局介绍,5年来,本市持续健全医保制度体系,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助力医药健康产业健康发展。首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十四五”期间,本市建成了以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首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运行平稳;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深化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提升待遇水平,实现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出台“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在石景山区试点基础上,加快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指导推出“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人数稳步增长至434万余人。
“十四五”期间,本市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2137项,技术劳务类价格有序上调,检查检验类合理下降,更多创新医疗技术纳入医保报销;医保目录调整机制逐渐完善,目录内药品总数由“十三五”末2800种增至3159种,1252种乙类药品在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按甲类报销,570种“双通道”国谈药可用可及;调整物理康复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人工耳蜗等医用耗材及医疗服务项目医保报销政策,减轻患者负担。
本市累计完成44批次国家组织和省级药品、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工作,药品耗材平均降幅分别为50%、70%;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深化,“一院一测”合理分配每家医院预算额度,以质量评价兑现价值付费,形成总额预算下按病组(DRG)付费、人头付费、床日定额付费等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制度。
5年来,首都医保管理提档升级,定点医药机构5481家,其中A类定点医疗机构59家;深化“信用+风险”双评价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建立医保医师支付资格管理制度;优化线上线下经办服务体系,深化医保服务“掌上办”“网上办”,推进参保登记等“高效办成一件事”,个人账户OTC线上购药持续扩面,异地就医结算更加便捷高效;高标准建成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为参保群众提供7×24小时不间断医保实时结算服务;医保亲情账户可免申请材料绑定近亲属,刷脸结算稳步推进;238家医院实现医保移动支付,有效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本市从创新药械临床试验、审评审批、临床使用、人工智能等8大方面提出32条举措,研、产、审、用全链条给予政策支持,加速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首都医药健康产业跃升至万亿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