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5 11:27
编者的话
童年的风,吹过夏日马场,掠过真人CS“战场”,送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那些简单而美好的故事,都被定格在童年的记忆相册里。

“管鲍之交”
北京市育英中学初二(1)班 穆思聪
老贺是我的同窗好友,称他老贺,不是因为他年龄大,也不是他长相老成,而是为了纪念我俩已走过的近十年友谊之路。据妈妈们说,我俩是手拉手号啕大哭着迈进幼儿园的,这是我们友情最隆重的序曲。
幼儿园时期,我们在“木帘轩”度过了最快乐的童年时光。“木帘轩”是大院花园山坡后面被一片低矮灌木围绕的山洞。在我们眼中,这里简直就是花果山水帘洞。我们取各自名字中一个字的谐音,称其为“木帘轩”。这里堆放着我们从各处搜集的石头、木棍等“宝物”。我们还曾在洞前栽种了一排从玉渊潭拾来的樱花枝条,希望来年它们能开花。可惜,一场大风吹倒了树枝,我们的愿望没能实现。
转眼,我们携手踏进小学,而且幸运地被分在同一个班。“社牛”老贺左右逢源,交际广泛,而我平日沉默寡言,老师和同学都好奇我俩为什么能成为死党。其实,我们的友谊已经是一种心意相通的默契。记得有一次新学期开学,我没能及时返校,据说老贺在班里一顿张罗,为我安排上我最心仪的座位。我姐妒忌地说,我和老贺是超越血缘的伙伴。
四年级时,我和老贺一起排演剧本《西门豹治邺》。我查资料,改剧本,编动作;老贺“招兵买马”,搜罗道具。我俩双剑合璧,改编和排演的话剧惊艳了老师和全班同学。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这项普通的课后作业竟成了年级巡演。班主任老师笑称我俩是“行走的管仲和鲍叔牙”。
小学毕业季,我们迎来了体测。眼看离体测就剩一个月时间了,我的400米跑步成绩仍很不理想。那阵子一放学,老贺这个校定向越野队的主力队员,就拉着我直奔工商大学的操场练习跑步。我们又变成了“奔跑的管仲和鲍叔牙”——操场上,我俩一前一后,每当我在后面气喘吁吁、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老贺就像背后长了眼睛一样,高喊“加油”,我只能拖着像灌了铅的腿咬牙坚持向前跑。烈日骄阳下,我满眼晃动的都是老贺被汗水打湿的后背,那是我们最坚定的友谊宣言。
现在我们升入了不同的初中校,升级成了“骑行的管仲和鲍叔牙”。每日上下学我们还会经过“木帘轩”前的山坡,深吸一口气,我们仿佛能闻到从遥远地方飘来的樱花香。
指导教师 郁婷

老家夏日
北京一七一中学初二(1)班 李佳芮
我的童年是在吉林省吉林市度过的。这座城市虽然不大,但带给我数不尽的快乐记忆。
还记得那时一到夏天,遇到阳光正好的日子,我通常会乘车去马场骑马。马儿行走时的颠簸很有节奏,马背的起伏犹如山林间缓缓流淌的小溪。我坐在马背上,享受着阳光,感到心旷神怡。当马儿奔跑时,马蹄踢踏地面的响声又如六月的雨热烈奔放,让我感到自由。这时,耳边响起的是马儿粗重的呼吸,脸颊边掠过的是微凉的风,涌动在内心的是无尽的快意与自由。下马后,我常常已经汗流浃背,心里却无比痛快,仿佛所有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吉林的每个夏夜,温度都凉爽得恰到好处。漆黑的天空中,点缀着几颗若隐若现的星星,没有聒噪的蝉鸣,只有空气中飘来的浓郁的烟火气。小区门口并不宽敞的街道上挤满了烧烤摊,千万缕烟火随温柔的晚风向上缓缓流动。烤肉油滋滋的香气氤氲其中,直往人们的鼻子里钻。“瞧一瞧看一看啰,纯正东北味烧烤,吃完六六大顺,发发发。”听着烧烤师傅卖力的吆喝声,坐在简陋的塑料椅子上,随意点些肉串,无论什么都能惊艳味蕾。我最爱吃的是酱油筋,咬上一口,瘦肉劲道,肥肉不腻,那是令我魂牵梦绕的美味。耳边环绕着人们爽朗的欢笑声,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快乐,带走了烦恼,见证了专属于老家夏夜的温馨。
我还会约两三个好友去广场玩,无论是滑轮滑还是打羽毛球,我们都能互相陪伴,一起玩耍。“我们比赛吧,看谁先滑到那根电线杆下。”“比就比,谁怕你。3、2、1,开始!”伴随着万家灯火,我们的欢笑声回荡在广场上空。
夏日微风拂过林梢,那无忧无虑的岁月多么令人怀念。我会带着这份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拥抱崭新的未来。
指导教师 白洁

快乐冲锋日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三年级花山班 曹岳
那个周末,阳光像镀了层金粉,显得格外灿烂。因为爸爸告诉我,为了奖励我这学期得到9个A+,决定让我打一场真人CS!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和伙伴小玮、小骅终于抵达CS场地。工作人员给我们穿上迷彩服,戴上头盔。端起仿真枪的那一刻,我们仨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仿佛我们真的变成了威风凛凛的小战士,浑身充满了力量。
“战斗”开始了。红色的信号弹像一颗流星划破天空,我们跟着队长,弓着腰躲到灌木丛堆成的障碍物后面,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的“战场”,大气都不敢喘。“砰!砰!砰!”对面阵营传来密集的枪声。我悄悄探出头瞄了一眼,只见两个“敌人”正猫着腰向我们这边移动。“小玮,左边包抄!”我压低声音喊道,自己则握紧枪,慢慢绕到障碍物另一侧。小玮点点头,像只灵活的猴子快速蹿了出去。可刚跑两步,他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摔在地上。“敌人”听到响声一阵猛射,第一局,我们惨败收场。
第二局刚开始,对方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看着队友们一个个“阵亡”,我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手心都冒出了汗。我和小骅并肩作战,死死守住阵地,子弹像雨点般从我们耳边飞过,我们时而蹲伏,时而跳跃,顽强地抵挡着对方的进攻。可最终,我们还是因为寡不敌众,再次输掉了比赛。大家坐在地上,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垂着头。
第三局开始前,我们振作精神,制定了详细的战术:我负责正面佯攻,小玮和小骅则跟着队长绕到对方后面偷袭。第三局开始了。“冲啊!”我大喊一声,跳出障碍物故意暴露自己的位置,对方果然上当,把火力都集中到了我这边。子弹在我身边呼啸而过,我灵活地躲闪着,心里暗暗着急:你们怎么还没动手?就在我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突然听到一连串的枪声,对方几名主力纷纷“阵亡”。哈哈,队长偷袭成功!我趁机发起总攻,瞄准一个又一个“敌人”扣动扳机。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我们终于赢下了这一局。
接下来的两局,我们士气大振,配合得越来越默契。我和小玮常常并肩冲锋,小骅则充当狙击手。最终,我们连赢三局,反败为胜。我们互相击掌、拥抱,小玮把头盔扔到空中,小骅兴奋地原地转圈,我则用力挥舞着手中的枪,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这真是充满惊喜和快乐的一天,我不仅体验了冲锋的刺激,还感受到了和伙伴们并肩作战的情谊。反败为胜的经历更让我明白: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团结协作就能创造奇迹。
指导教师 程睿

锄地的滋味
人大附小四(9)班 赵家名
暑假的一天,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爸爸带我来到老家的肖爷爷家,让我体验一下农村的劳作生活。
我们到肖爷爷家时,他正顶着烈日,在自家庭院前的田地里锄地。那一起一落的锄地节奏引得我心里痒痒的,便缠着肖爷爷:“我也要试试!”肖爷爷笑纹舒展:“这活儿可累人,又得讲门道,你当真不怕?”我挺起胸脯:“不怕!”
他简单讲了讲要领,我就迫不及待地挥起锄头,东一下西一下地锄了起来。为了表现自己,我高高地举起了锄头,用力将锄头砸进土里,谁知那土地像有了生命,竟紧紧咬住锄头不放。我使劲一拽,反作用力把我推到了前面。我踉踉跄跄走了几步,差点摔倒。缓了缓,我使出吃奶的劲儿,猛地把锄头拉了出来。由于用力过猛,坐了个屁股蹲儿。肖爷爷笑呵呵地走过来,帮我拍去裤子上的泥土,一边讲解一边示范道:“脚要一前一后,双手稳握锄杆,铲入土层三指,深不得浅不得,力道要均匀,才能除杂草、松泥土,让禾苗舒舒服服长个儿。”我按肖爷爷教的方法去做,不断尝试,慢慢地掌握了一点儿锄地的技巧。
天气热得像烤炉,我觉得自己就像烤炉上的肉串,锄了一会儿已是大汗淋漓。肖爷爷陪我来到树荫下休息,我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放下锄头的瞬间,感觉手心像针扎一样疼。低头细看,手掌上竟鼓起个透亮的血泡。我想哭,但又怕肖爷爷笑话。我突然灵光一现,脱口而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手中起血泡,锄地真辛苦。”肖爷爷听了哈哈大笑,假牙都在笑声里打颤。他赶紧找来药水为我涂抹。看到田地里生机盎然的秧苗,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肖爷爷家的地就像一个开放的大教室,我看着田间一片片的绿意,明白了劳动的价值。
指导教师 赵士元
尝试集章
北师大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六(6)班 应依洛
集章,就是旅行当中收集盖在本子上的印章。有了它,每一次旅行都能成为美好的回忆。
去年暑假,我和家人去丽江古城游玩。我在景区文创店看到一本印满图案的集章本,店员说:“盖满章就是把旅行装进口袋里。”我决定买一本试一试。
那天,在古城的巷子里,我攥着集章本,眼睛像雷达似的扫过每一家店铺的柜台,看到“可盖章”的标识,脚步立刻停住。店员看到我手中的本子,便会意地拿出铜章。我赶紧往前凑了半步,指尖轻轻按着本子,让店员盖章。看着印油均匀染上纸面,我才慢慢拿回本子。每收集一枚印章,我心里都乐开了花,嘴角的笑根本压不住,心里只想着:下一家的章会是什么样子?太阳落山时,我的本子里已经盖满了石桥、牌坊、老字号的印记,古城的样子在纸上活灵活现。一天下来,虽然我已经走得满头大汗,却还是拽着妈妈问:“明天的景区能盖章吗?”
如今,我的几个集章本摞在一起已经有半寸厚。每次翻开,旅行时的风声、叫卖声、花香都跟着印章一起涌来,生活中多了数不清的快乐。集章像画笔,把旅行碎片涂成画卷;又像星星,让每次出发都多了闪闪的期待。
指导教师 岳智健

★ 我读名著 ★
AI,充满诱惑的“宝葫芦”
——读《宝葫芦的秘密》有感
海淀区七一小学四(8)班 裴思齐
曾几何时,我们都怀着天真烂漫的幻想,渴望拥有一件神奇的宝物,让我们轻松实现所有的愿望。《宝葫芦的秘密》正是以这样的构思,将我们带入了主人公王葆的奇幻世界。
故事中,王葆意外获得了一个宝葫芦,无论他心里想什么,宝葫芦都能瞬间实现——好吃的美食、心仪的玩具,甚至优异的成绩,一切似乎都唾手可得。起初,王葆沉浸在不劳而获的喜悦中。然而,当他试图借助宝葫芦在同学面前展示一个起重机模型时,模型意外倒塌了,大家让他重新组装,他却手足无措,陷入了窘境。宝葫芦的神奇魔力非但没有让他的生活一帆风顺,反而带来了诸多尴尬与烦恼。历经种种风波之后,王葆幡然醒悟,毅然舍弃了宝葫芦,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
合上书本,我不禁陷入沉思。如今,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仿佛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无所不能的“宝葫芦”。只需一句简单的指令,AI便会把我们想要的东西呈现在眼前——有时是一篇构思精巧的文章,有时是一道数理难题的答案。一边是自己绞尽脑汁的冥思苦想,一边是AI不费吹灰之力的完美答案,我们究竟是该欣然接纳,还是保持警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AI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然而AI的本质是工具,它的价值在于辅助我们,而不是取代我们。如果我们完全依赖AI,放弃自己的思考和努力,那么,我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逐渐退化,最终可能像王葆一样,在面对真正的挑战时茫然不知所措。
面对AI这个充满诱惑的“宝葫芦”,我们该如何抉择,又该如何坚守自我?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已有了答案。
近期征文:
读后感栏目
阅读人文社科类经典名著和当代佳作的心得体会。
长期征稿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投稿须知
感谢您参加北京日报《小苗》的作品征集活动。
为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活动环境,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来稿请投至
邮箱
xiaomiaozhoukan@163.com
或微信小程序
https://xuejing.takefoto.cn/xmzk/#/home
邮箱投稿标题请注明征稿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小程序投稿请按要求填写。
文字类作品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以word电子版形式提交。图片类作品以绘画、书法作品为主,JPG格式,单幅不超过3M。视频类作品需竖版拍摄,MP4格式,单个作品不超过30M。
北京日报《小苗》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作品,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小苗》编辑组2025年6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