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感冒发烧患者增多,四类人更需注意天气变化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刘欢、贾晓宏

2019-11-18 11:52

热点

随着大风降温和寒潮预警来袭,今天晨本市气温已跌至-3℃。连日来的降温也带来了冬季疾病的高发,记者从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等本市多家医疗机构了解到,最近到医院门急诊就诊的感冒、发烧患者明显增多。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慢病患者更应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做好防护。

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潞河医院输液室,患者在接受治疗。

今天上午9时许,在中日友好医院门诊楼二层的呼吸病门诊,候诊区早已人满为患,由于座椅不够,不少患者只能站着候诊。呼吸病门诊的12个诊室同时在叫号,叫得快的诊室已经叫到35号。

陈女士用轮椅推着77岁的老母亲,不时抬头看看叫号屏幕:“老人肺不太好,天一凉,就爱咳嗽,今天带她来看看。我们挂的普通门诊41号,估计快到了。”

另一位挂上呼吸病门诊专家号的中年女患者正拎着片子候诊,“前几天发烧,我也没在意,这还成了肺炎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候诊患者中,中老年人占了一大半,其中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另外还有一类老年人,原来就有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段时间在寒冷空气的刺激下,又出现了急性发作。

最近,不少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都反映班级群里因感冒发烧请假的学生明显增多。“我闺女她们班,最近每天早上都得有三四个请假的孩子,不是感冒、发烧,就是咳嗽流鼻涕。”东城区一所公立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曹女士说。

上午,记者从首都儿科研究所获悉,本月中旬的一周时间内与上个月同期相比,门急诊患儿大约增加了3000余名,且多数患儿集中为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北京友谊医院儿科的日门诊量大约在550人次左右,其中大部分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11月18日,在北京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输液室,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输液治疗。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寒冷天气或气温骤降期间,有几类人群尤其需要注意,分别是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其中,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怕冷,由于体力渐衰和活动能力减弱,代谢功能降低,产热相对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差,以致在低温环境或接触寒冷后,很容易发生寒颤,出现身体失温。另外,冷空气可使鼻咽部的局部粘膜变得干燥,以致发生细小破裂,病毒、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发。气温骤降可以诱发哮喘等疾病的加重。低温刺激还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环境温度的骤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卒中;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肌梗死。

“一般人感冒没事,老年人感冒就能惹出一批‘麻烦’。”北京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张新超也提醒说:“老年人最怕感冒,别看感冒是小病,但是老年人因为各种基础疾病比较多,一旦感冒就会导致各种基础疾病加重。”张新超说,最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都有所增加。“每年到11月下旬之后,流感患者也会有所增加。”张新超建议市民居家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通风,“每天最好上下去能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平时尽量少到人多密集的场所。

医生提醒公众,在流感高发季,大家要做到勤洗手,家里勤通风,当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到医院就诊开药时,做好自我防护,佩戴口罩。带家人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家人及自身的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提醒: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本月底截止

今天上午,北京市疾控中心也发出了健康提醒。疾控部门提醒,秋冬季是本市流感高发季,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尤其在密闭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流感的措施。本市集中免费流感疫苗接种的截止日期是2019年11月30日,自费流感疫苗接种时间一般将持续到2020年2月,“请大家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这两天北京的风力不小,疾控部门提醒市民,大风天气外出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注意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长期逗留,避免高空坠物;大风天气中,骑车有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身体损伤,因此尽量不要骑行;外出要注意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