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 21:03
从今天开始,夜读将和您分享老北京的传说——一箭定京城。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其家族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京俗话近千句、老北京歌谣数百首。
明朝正统年间,对北京的都城进行了重修再造,咱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城墙、城门是那时留下来的。这些年我也收集了很多老北京传说,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个传说——一箭定京城。传说就不是历史,就有虚假的成分,大家伙就听个乐儿,别当真。
电视剧《大明风华》里的朱棣。
话说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当了永乐大帝。他感觉原来的皇帝朱允炆的大臣,对他口服心不服,跟他离心离德。他没想到,他非常信任且赏赐官职的景清,不但跟他不一条心,而且还要行刺他,想要他的命。
景清实际不姓景,姓耿,后来讹传说他姓景。他是陕西真宁县(现甘肃正宁县)人,在洪武年间中了进士,多年以来,一直说自己最忠义。他担任御史大夫之后,其他大臣就在背地嘲笑他说:“他还忠义呢,官职是朱棣给他的。”
话都传到他耳朵里去了,但景清不在乎世人嘲笑,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其实他是有目的的,他接受这个官职,效忠朱棣永乐大帝,都是表面现象,心里设计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刺杀计划。
景清过去和朱棣认识,朱棣一直把他当作故人,没有怀疑他,所以他才觉得有机可乘。经过了一番精心准备,一天上朝时,他穿着一件红色朝服,假装若无其事地上朝来了,其实他怀里揣着一把短剑,想这天把朱棣杀了。可是景清就没想到,当天早上钦天监急奏说:异星告变,光芒甚赤,急犯帝座。意思就是说,有一个红色的东西要侵犯皇上。朱棣一听就暗中派人做了防备。
朱棣当时也不知道谁要害他,上朝一看,景清穿的是红色衣裳,朱棣就注意他了,而且暗示身边警卫们也要注意。景清没发现,下朝人们往外走的时候,他有意往皇帝身边靠,突然就朝朱棣扑过去。他没想到警卫有准备,没等他扑到皇帝身边,掏出短剑,就被警卫们给摁住了,一搜身果然有把锋利短剑。
电视剧《大明风华》里的景清。
朱棣勃然大怒说:你拿这东西上朝是不是要刺杀我?景清大义凛然说:你夺走了侄子皇位,禽兽不如,背叛太祖,就是奸贼,全朝大臣,全国百姓都要杀你!朱棣下令把景清给凌迟,株连九族。这样还不解气,又命令把景清老家全村人都给屠杀了。
虽然历史这么记载,但我觉得钦天监看天象,这都是找理由,应该是朱棣身边的侍卫、密探发现了景清有异常情况。
从此朱棣就开始做噩梦,梦见景清拿着短剑追杀他,而且感觉朱允炆的其它旧臣也要杀他。后来,朱棣找大臣刘伯温商量怎么办。刘伯温按历史记载,生于1311年,死于1375年,朱棣当皇帝是1403年,那时候刘伯温已经死了快30年了,所以是传说。
传说朱棣找刘伯温说:他在南京待不下去了,防不胜防,想迁回北京,那里安全。刘伯温想了想说:皇上您担心这个事很有道理,为了您的安全,离开此地很有必要,但是迁都北京恐怕不妥。
朱棣说:你是不是考虑大臣们不干,不愿意离开南京?刘伯温说:那倒不是。您是皇上,您决定的事儿,他们不同意也没用,而且我有办法略施小计,就能够让他们同意迁都。现在的问题是北京曾是苦海幽州,是龙王居住的地方。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海不居双龙。您原来在北京的时候是燕王,您管不着龙王,龙王自由自在。现在不成了,您是真龙天子,再回北京龙王就得归您管,龙王肯定心里不服,闹事儿,可能搅得朝廷不安稳,天下不太平。
刘伯温这一说,朱棣觉得甚有道理。那这都城最后怎么还是迁到了北京?等下期接着和大家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