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 10:40
3月4日,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对南海子公园进行日常监测中发现,15只小天鹅、126只花脸鸭和10只斑头秋沙鸭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正在湖面上休息,与1000余只野鸭组成了一幅迷人的生态图景。
这些候鸟时而飞翔、时而嬉戏、时而钻入水中、时而畅游湖面,凤头鸊鷉已经开始成双结对,不时在水面上跳“芭蕾”,做出撞胸等亲密行为。正在这时,一阵叫声响起,水面上的天鹅朝天上欢叫着,像是呼应着什么,天上黑压压飞来一群大鸟,定睛一看,工作人员们不禁喊起来“天鹅!”,只见33只小天鹅缓缓降入湖中,两群天鹅会合后,异常兴奋,吵吵闹闹,相互追逐,像是老朋友相见,又像是小学生春游,热闹非凡。
“现在正值候鸟迁徙高峰,南海子俨然成了‘天鹅湖’。”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白加德说,近日,疣鼻天鹅、小天鹅、大天鹅、斑头秋沙鸭以及东方白鹳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陆续出现在北京的各处湿地。就在不久前,在大运河、西峪水库以及凉水河等地还监测到百余只银鸥、百余只鸿雁、千余只野鸭和小鸊鷉。由此可见,北京迎来了水鸟春季迁徙高峰,湿地成为了候鸟们的“驿站”。
北京南海子公园总面积超过11平方公里,是北京市最大的湿地公园。2010年,作为城南行动计划重要一部分的南海子公园(一期)完成生态恢复建设,建成开园,为北京市民和国内外游客提供了“观鸟、观麋鹿、观自然、赏湿地风光“的著名休闲旅游场所。十多年来,公园湿地生态系统不断优化,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已经在这里监测到野鸟种数达到了200多种。2015年,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生态观鸟基地”。2019年,首次监测到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和黄胸鹀、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震旦鸦雀、小天鹅和疣鼻天鹅群。南海子公园已经成为了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此外,麋鹿苑还保护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麋鹿,是名副其实的京南重要湿地,2021年2月2日,南海子公园被列入了北京市重点湿地名录。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是以麋鹿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科普教育的机构,为服务当地生态文明建设,中心与南海子公园开展一体化管理合作,发挥中心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研究特长,推进本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地。今后,为了保护迁徙候鸟,中心与南海子公园将进一步加强监测和保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