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来信 | “教协”“民阵”宣布解散,企图乱港没有半点出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之望 孟紫薇 李松林

2021-08-22 08:52 语音播报

热点

香港国安法出台实施后,乱港组织纷纷作鸟兽散。继8月10日“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简称“教协”)宣布解散后,“民间人权阵线”( 简称“民阵”)也于8月15日发表声明,宣布结束近20年的运作。正如那句话所说:正义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相信接下来,乱港组织接连倒下的“骨牌效应”还会继续,香港社会早日恢复长治久安或在不远。

说明: 一群穿制服的人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宣布解散

在欢欣鼓舞之余,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大前提——无论是“教协”还是“民阵”,都是主动解散的,是他们自己盘算过后做的决定。绝非某些西方政客扬言的打压“自由”。特首林郑月娥日前会见记者时也强调,自由并非无限制,有关团体涉嫌触犯“红线”,解散是“唯一选择”但并非“免责条款”。港警“一哥”萧泽颐也郑重表示,将深入调查取证,随时依法采取行动。

说明: 街道上有店铺的标志绿色背景白色的字描述已自动生成

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 图源:星岛日报

上述两个组织历史不同,但祸港行径劣迹斑斑、殊途同归。先说“教协”,该组织1973年成立,自我宣称旨在维护教师利益,早期也的确做了如争取同工同酬、拉贪污校长下马、争取中文教学等诸多益事。但后期逐渐政治化,一步步走上歪道:利用通识教材攻击“一国两制”;高调参与“占中”;去年更两次借出场地宣传所谓“35+初选”,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

说明: 文本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香港“教协”提供偏颇通识教材误导学生

在我看来,“教协”对香港影响最深的,还是他们制作的包藏祸心的教材。拥有逾9万名会员的“教协”,每年的会费收入十分可观。庞大的资金和人力被用来制作内容极具误导性的教材,判断力弱的中学生很难分辨,拆穿起来也需花费很大精力,破坏力之大可想而知。这些教材流入课堂会有怎样的后果?或许大量上街参与黑暴被捕的年轻人就是答案。

2003年,我以作家身份受邀在多家中学授课,几乎跑遍了全港1/3的学校。从那时起,我就感觉到教育出了很大问题。学生夸夸其谈者很多,但看待问题浅薄。因此在讲授通识课时,我­­­­用“金字塔型架构”教学生分析讯息的方法:不要只因一篇民众不文明的报道,而忽略掉国家在航天、工程等领域的成就。一些同学通过分层分析对比,逐渐有了清晰认知。

说明: 图片包含 人, 建筑, 男人, 站描述已自动生成

“民阵”召集人陈皓桓(左)、前召集人岑子杰 图源:东网

再来说说“民阵”。该组织2002年成立,虽历史不长,但却是反对派激进化的转折点。最为人熟悉的是从2003年起,“民阵”每年都会在回归日等喜庆节日搞反对游行。黑暴期间,更是照办了多场不获许可的游行。然而19年来,“民阵”从未进行过注册,是个不折不扣的非法组织。由于没有银行账户,其筹集的巨额资金是否涉及洗钱,同样令人怀疑。

而最直接导致“民阵”解散的,是与以美国为基地的、受NED资助的反华组织“全球民主中国阵线”往来过密。这两个组织虽全称不同,但简称相同,“占中”后还曾高调展示彼此间的关系。“民阵”成员、反对派前立法会议员“长毛”梁国雄就公开向对方表示感谢。不仅如此,“民阵”还多次邀请外部力量干预香港,涉嫌触碰国安法“红线”。

说明: 人们在看台上的标志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教协”“民阵”两大乱港组织相继解散,对乱港势力起到很大震慑作用。乱港头目的下场如何,随着警方调查,让我们拭目以待。从大氛围及大环境上看,这有利于香港社会健康发展。特区政府也能更集中精力,有序处理住房、就业等深层次矛盾。但香港民粹化等问题并未因此消失、未来怎么化解?乱港组织解散后,腾出来的真空如何填补?我想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提醒我们反思,未来在拨乱反正、社会各领域再出发的工作中,要肯花心思、深耕细作,拿出更多志气和方法来。

说明: 穿蓝色衣服的人描述已自动生成

余非

——香港资深作家、时评人、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余非

点击“香江来信”,阅读更多香港人真实心声

香江来信

编辑:黄品超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