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干预尼日尔喊了快俩月,政变三国已建新联盟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2023-09-18 13:14 语音播报

热点

马里过渡总统戈伊塔9月16日在社交媒体称,他当天与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国家元首签署《利普塔科-古尔马宪章》,同意建立“萨赫勒国家联盟”,目的是“建立一个集体防御和互助的架构”。

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都是西非萨赫勒地区近年发生政变的国家。这一联盟的建立成为7月底尼日尔发生政变发生以来,地区紧张局势持续下新的引人注目的进展。

尼日尔政变后,西共体在西方支持下一直宣称要以“军事干预”迫使政变军方将政权归还给民选总统巴祖姆,而马里和布基纳法索回应说任何对尼日尔的军事干预都等于向他们“宣战”。此次三国签署的《利普塔科-古尔马宪章》更释出明确信号:对一个或多个缔约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任何侵犯,应被视为对其他缔约方的侵犯,并应引起所有缔约方单独或集体地提供援助和救济的义务,包括使用武力来恢复和维持联盟所覆盖区域内的安全。

2014年,布基纳法索、乍得、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尔曾在法国支持下成立萨赫勒五国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因才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萨赫勒五国集团由法国拉拢成立,西方国家提供财政和后勤支持。“萨赫勒国家联盟”三国都是政变国家,成立联盟的目的首先是共同反恐,但更重要的则是稳定政权,防止西共体和西方国家军事干预和颠覆。

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三国交界处的利普塔科-古尔马地区近年来一直饱受恐怖主义之苦。马里国防部长迪奥普表示,“萨赫勒国家联盟”将是三国军事和经济努力的结合,联盟的首要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

“三国先后发生政变,萨赫勒五国集团已名存实亡。只要外部的干预威胁存在,特别是西共体针对尼日尔的威胁,三国的这一‘萨赫勒国家联盟’也就必然存在。”李因才表示,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军事政权未经合法大选“漂白”,三国“唇亡齿寒”,对其中任何一国的干预都可能使危机延烧到另一国。

“萨赫勒国家联盟”这一新势力的出现,是否会在政变频发的西非地区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加入?李因才表示,由于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三国军政府的立场与其他地区国家差异较大,三国实际上比较孤立,新的联盟现阶段还难以扩大。即便同为军政府执政的几内亚和乍得也不会轻易加入。未来三国政权稳固后,出于反恐需要,联盟可能会扩大,或重振此前的五国集团。

尼日尔政变发生已接近两个月,形势持续胶着。法国总统马克龙9月15日表示,法国驻尼日尔大使伊泰被执政军方扣为“人质”,只能吃“军粮”。法国目前在尼日尔驻有1500名军人,尼军参谋长此前会见了法军萨赫勒地区指挥官,探讨了法军撤离尼日尔的计划。不过,马克龙此后也强调,驻扎在尼日尔法国部队的“任何重新部署”,都只能应巴祖姆总统的要求作出决定。

李因才表示,“萨赫勒国家联盟”只是防止外部军事干预的防御性联盟,其出现不会造成尼日尔危机激化。三国声称联盟建立因共同反恐需要,恐怖主义是全球性的,而全球反恐离不开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三国的配合,这实际也是西共体和西方国家至今没有对尼日尔采取激进措施的原因。一旦三国内部发生分裂动荡,恐怖主义必然进一步坐大。

“政变之初我就认为西共体的干预企图不太现实。目前来看,这种干预的冲动也在逐渐减弱。西共体和‘萨赫勒国家联盟’两大集团之间发生对抗,无论地区国家还是区域外大国都很难接受,美法现在也没有充足精力来管控这一区域。西共体的主要推手尼日利亚也面临国内巨大的安全挑战和发展任务,无暇在尼日尔危机中投入太多。”李因才表示,尼日尔危机目前最佳的解决途径还是迫使政变当局尽快承诺大选,缩短过渡时间表。

观天下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