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涉校刑案连续八年降!“护校安园”专项行动见成效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林靖

2021-03-26 11:20 语音播报

时事

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即将来临之际,公安部3月26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全力维护校园及学生安全,打击涉校涉学生违法犯罪,为学生平安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等。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张明通报,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围绕“抗疫情、保平安”,聚焦学校复学复课,严打涉校违法犯罪、严控周边重点人员、严密校园安全防范,会同教育等部门深入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实现了涉校刑事案件连续8年下降,校园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主要体现在六方面:

一是校园安全防控水平持续提升。公安机关将校园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制度管理,用好科技手段,织密校园安全防控网,筑牢校园安全防范根基。积极会同教育等部门持续加强校园安防系统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场所的清理整治,在校园周边设立警务室及治安岗亭25万个,“护学岗”15万个,严格落实“高峰勤务”、“护学岗”机制,指导学校动态调整重点时段、重点部位校园保安力量,延伸巡逻控制范围,打造校园周边安全区域。

二是打击涉校违法犯罪力度持续加大。对于涉校涉学生案件,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坚持有案必查、有罪必惩,一旦发案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快速反应,快侦快破快抓捕,依法从重打击。深入贯彻执行《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全力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三是涉校风险源头管控持续巩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涉校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源头化解,配合做好风险源头防范化解。通过汇聚融合校园基础数据信息,建立高效风险预警模型,及时向学校发布安全风险提示,逐步实现了涉校风险智能感知、及时预警、即时响应、迅速处置。公安机关会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校园安全风险排查整治,2020年共整改涉校安全隐患1.27万余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起。

四是学校门口交通秩序专项治理持续推进。今年寒假以来,公安部部署开展了学校门口交通秩序专项治理,最大限度改善中小学校门口交通秩序,最大限度保障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全力护航学生出行平安。各地利用寒假时间,集中完善了一批交通设施,整改、增设交通标志10.9万块、信号灯1.4万组、交通标线679.5公里,人行横道线496.2公里、减速设施3.1万余处,努力做到应设尽设。根据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交通特点,坚持“一校一策”,统筹优化校园出入口设置和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均衡交通流量,减少交通冲突。在学校门口定点定人、定时定岗,指挥接送学生车辆有序通行,护送学生过马路,保障学校门口安全有序。

五是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持续深化。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法制安全教育走进校园,促进学校法制建设,讲好安全教育课,教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自我保护意识。针对涉校涉学生多发性犯罪,深入开展防拐骗、防性侵、防诈骗等安全教育课程进校园,2020年以来,已在全国21.3万所中小学校、8899万学生的“青骄第二课堂” 开展线上宣传,并在北京、四川、贵州、广东等地深入校园开展了实地宣讲活动。结合《反恐怖主义法》普法教育,开展反恐防暴宣传进校园活动,组织校园防恐防暴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校园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掌握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

六是协调联动工作效能持续增强。全国公安机关按照统一部署,以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依托“平安校园”建设组织架构、专业力量和制度规范,持续强化部门联动、警校协作、社会参与和家校配合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夯实平安校园建设,保障学生健康安全。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张佐良回在回答记者关于公安部会同教育部大力推进校园“三防”建设的主要考虑和目前推进落实情况的提问时表示,校园“三防”(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是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保安人员,完备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能够有效发挥屏障和震慑作用,减少校园安全案事件的发生。针对近年来一些地方中小学“三防”建设不到位,校园安防能力不强,难以及时有效防范外来不法侵害的情况,公安部、教育部自2019年起联合开展全国中小学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旨在用3年时间,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动落实全国中小学专职保安员配备率,学校封闭化管理率,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学校“护学岗”配备率“4个100%”,逐步构建校园内部防控与周边防控、部门协同与社会参与、传统手段与科技赋能相结合的校园安防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建立起成熟的“三联动”机制:一是警校高效联动,公安机关在校园周边设立警务室及治安岗亭25万个、“护学岗”15万个,选派30余万个优秀民警担任学校法治辅导员,健全完善校园周边巡防机制,同时,指导学校针对性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建设,实现了全国涉校刑事案件8年连续下降。二是部门密切联动,公安部会同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护校安园”专项工作。各级公安、教育等相关部门建立完善月度会商、定期通报、联合整治、督导检查、应急处置、长效保障等“六项机制”,形成了校园安全工作强大合力。三是社会广泛联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基层组织、群防力量,深入辖区学校和百姓家庭,动态排查各类涉校矛盾纠纷,扎实推动多元调处、源头化解,严防矛盾激化升级引发案事件。去年以来共排查整改校园安全隐患8.3万余起,整治周边治安乱点2.8万余处,化解涉校矛盾纠纷1万余起。目前,全国98%中小学实现封闭管理,91%中小学配备了专职保安员,90%中小学安装了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94%的城市中小学和92%的城镇中小学设置了“护学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已提前完成4个百分百达标任务,校园安全整体防控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