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升至60%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袁璐

2021-09-04 21:10 语音播报

时事

9月4日上午,第四届“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论坛在2021年服贸会期间举办。会上,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冯耀祥发布了《2020中国服务贸易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服务业在出口增加值创造上已经高于制造业,服务贸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将达到60%。

《报告》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服务业开放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中国作为第二大服务外包承接国、第二大云服务商的地位更加巩固。2016年到2019年,中国服务业年均增长6.6%。2014年到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贸易额年均增长7.8%,是货物贸易增速的2.2倍,是外贸整体增速的1.9倍。

冯耀祥介绍称,尽管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服务业仍逆势上扬,比上年增长2.1%。其中,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新消费模式强势增长;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比上年增长31.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9%。同时,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8.3%,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4.5%,提升9.9个百分点,成为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中国不断扩大服务业开放,自贸试验区增至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增至31个,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等三大区域服务贸易额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占比达到60.6%,有力推动了服务业全面开放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冯耀祥表示,报告也客观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比如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还相对较弱,服务业在GDP增加值中的占比为54.5%,低于世界服务业在GDP增加值中的占比67%。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为14.64%,低于全球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24%的占比。

“同时,服务业制度型开放相对不足。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提升缓慢。”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服务出口世界排名居第4位,位于美国、英国和德国之后,服务贸易逆差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中国持续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及对策,提出了四方面建议。

“一是抓住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冯耀祥表示,中国服务业发展潜力非常大,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正在重塑产业生态和贸易形态,丰富中国服务品牌的内涵,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是贯彻落实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落实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深化贸易合作等任务。同时,要加强“一试点、一示范、多基地”服务贸易发展平台建设,到2025年,使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服务外包接发包中心,到2035年把服务外包打造成为中国服务和中国制造核心竞争优势,打造服务出口新增长极。

“我们还应充分释放服务业开放的制度红利,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制度型开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以服务业市场开放相适应的监管变革,努力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与扩大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冯耀祥说。

2021服贸会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