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 10:02
5月22日,有网友在微博发帖称,山东临沂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发生“老师体罚学生”事件,“有小孩屁股被打了一百多棍”,网传照片显示,被打小孩臀部大面积红肿。
孩子走进校园,是期待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会生存本领和做人的道理。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都不能暴力相向,这是教师基本的职业操守。何况,当事的小学生只是因为古诗没有背好便遭此荼毒,这不是体罚,分明已经涉嫌伤害罪。学校对涉事教师先停职后开除,公安机关对他实施行政拘留,前可安父母之心,后可平舆论之怒,处理可谓及时果断。
然而,极端个案的持续影响力,并不因这一事件的结束而结束。事实上,老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已经不常见,极端情况更少。这与教师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分不开,也与老师的自保心理相关。现在的孩子金贵,老师对调皮学生稍加惩戒,就有可能遭到家长的投诉,轻则停职换岗背个处分,重则直接被开除。于是,有些老师常规手段用尽后,对一些学生往往采取冷处理,不管不问。毕竟没有哪个人想为了一两个学生而与家长撕破脸皮乃至丢了饭碗。
“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不论是使用暴力,还是冷暴力,都是错误教育观的体现,但对调皮的孩子不管不顾,也背离教育之道。明确教育惩戒权,使教师、家长、社会舆论等各方在惩戒的关键问题上达成清晰的认识和共识,是依法治教应有之义,也是当务之急。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呼吁,通过立法赋予教师惩戒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度惩戒能够帮助孩子及时纠正错误,建立完整人格,就像一根小树苗,适时适度的修剪才能帮助它快速成长。当然,惩戒肯定不能含体罚、打骂、精神或语言刺激等不文明方式。
严师高徒,这里的严,是严格的严,不是严酷的严。爱护孩子,与严格要求孩子一样,都是老师的责任。当然,在以法律确权、明确老师惩戒行为边界的同时,也要坚决用法律手段捍卫教师尊严,特别是针对“学闹”行为,也要加大惩治处罚力度。让教师更有尊严地工作、生活,还校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健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