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广告再引争议!低俗营销的标签要一贴到底?
北京晚报 | 记者 贾亮

2021-03-28 18:57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近年来,海南椰树集团发布的广告,多次引起舆论争议。3月25日,海南椰树集团发布的一则正副总经理学校再招生启事,再次引发热议。内容包括“毕业后包工作,升任集团副总后年薪108万,有贡献就奖励600万海景房,甚至1000万的别墅,奖励分红股权。”并有“入学就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等表述。

有网友批评这样的启事故意吸人眼球,低俗炒作,甚至有可能是虚假宣传。3月27日上午,椰树集团回应称,他们本着求贤若渴的思路发布招生信息,宣传内容都是真实的,不存在虚假宣传,也不是故意炒作。“我们没必要博人眼球,这是我们企业一直坚持的宣传风格。”

且不说集团并非学校、压根没有资格发布招生信息,也不说毕业后包的工作是不是集团副总、能不能拿到百万年薪、千万别墅,更不说会不会肯定有美女帅哥追,单就广告的文案和风格看,就给人以不舒服的感官和心理刺激。网友翻出椰树集团近些年的一些广告,佐证了其宣传风格确实“一直坚持”。黑色包装,白色大字,热辣美女,再配上引发遐想和歧义的广告词。椰树集团非但没有反思之心,反而在一次采访中,声称“是大家看法不同造成的误解”,言外之意是只有内心低俗的人才看到了其中的低俗。玩弄低劣的文字游戏,大打擦边球之能事,还把责任往外推,不是高估了自己的文字水平,就是低估了公众的认识能力。

其实,椰树集团因广告宣传问题被相关部门处理已经不在少数。2009年,当地工商部门认定其违规发布,责令立即停止并处以1000元的罚款。2019年2月,海口市龙华区工商局对海南椰树集团涉嫌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决定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立即停止相关版本广告的播出。就在去年,椰树集团刚为招生信息中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以及人文精神的部分条款,向社会道歉。

屡次受罚、频陷争议,但椰树集团依然我行我素,这难道真是独特的企业文化?其实不然,多次湿鞋仍坚持河边走,还是因为河边走的收获大,而湿鞋的成本低。虽然这些广告招致消费者严重不满,并最终被相关部门查处,但不能不说,所引发的关注与被罚的成本相比,椰树集团仍是最后的赢家。手段并不高明但简单实用,成本不高但收效显著,这或许正是宣传风格“一直坚持”的原因。

企业内部招人要有吸引力,广告也应该创新,但不能总是走低俗路线,拉低企业自身的形象不说,也是对社会文明的嘲弄。对于这种另类的企业和企业宣传,除了舆论提醒和谴责之外,监管部门也应该有更有效的治理办法。


编辑:贾亮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