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德莫谈艺,违规复出此路不通!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雨馨

2022-03-18 14:33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全面整治劣迹艺人违规复出!”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将“严禁劣迹艺人复出”作为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重点,再次亮明“对劣迹艺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

让违法失德者彻底凉凉是社会共识,但放眼现实,总有部分劣迹斑斑者换个“马甲”又风生水起。有的当嘉宾、做导师、搞客串,利用网络综艺打起游击;有的频频亮相私人秀场,整日在社交平台卖惨,妄图换个人设翻身。尤其随着网络直播等新业态的兴起,越来越多劣迹艺人加入带货队伍,若无其事照旧捞金。如此种种,不仅搅得舆论场乌烟瘴气,也让法律公德、行业规范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违法失德,却不误捞金。谁在给劣迹艺人“松口子”?这里头,有圈内人情往来、利益纠葛的因素,有粉丝团队推波助澜、拼命洗白的操作,更重要的还是一些平台为了获取流量“捧臭脚”“扬臭名”。这些年,随着对流量的空前争夺,对热度的畸形关注,网络平台对明星艺人的德行要求明显失守。久而久之,“黑红”也是“红”、“臭名”也是“名”的劣质逻辑在圈内蔓延。说白了,给劣迹艺人“开绿灯”,也是平台看上了前者身上残存的名气,甚至看准了公众探知他们被罚后生活状态的好奇心,所以刻意利用大发“黑”财。

违法失德必须付出代价。还行业一片风清气正,要划明底线,更须持之以恒、落实规则。近些年,从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不为违法失德艺人提供公开出镜发声机会;到“清朗”行动重拳出击,倒逼各大平台对劣迹艺人“转世账号”封杀关停;再到演出行业协会发布从业自律管理办法,为演艺人士划出行为底线……一系列扎实措施环环相扣,既延续了“零容忍”的态度,也做到了与时俱进。在此过程中,各大平台也应当承担守土职责、把好关口,耍小聪明只能吃不了兜着走。政策自上而下发力,行业自下而上规范,平台网友自觉抵制,当惩戒合力慢慢形成,劣迹艺人就无空可钻,全行业对法律道德的敬畏也能深植于心。

当然,对于违法失德的艺人个人,没有谁想要一棒子打死。社会欢迎他们改过自新,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实现个人发展,但依然想站在聚光灯下,以公众人物明星大腕的身份轻松吸金,此路不通!一句话说得好,“无德莫谈艺,遵纪守法是艺德最基本的体现。”关注越多,责任越重。无论是什么星,都得遵纪守法、洁身自好,切莫心存侥幸、自毁前程。


编辑:雨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