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4 13:54
“在调研中我发现有一段50米的市政道路上居然出现7个‘骑沿井’,可谓是步步惊心!”10月14日市政协举行“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协商恳谈会。市政协委员、石景山信访办督查督办科科长杨朝霞发言说,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善于发现这类“小问题”,解决百姓的“大问题”。
杨朝霞说,她从事信访工作,每天都跟老百姓打交道,城市建设过程中许多小事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大问题,比如不少路段的马路牙子处都存在“骑沿井”,就是井盖位于路面,但是占用了部分便道,占用的这部分空间被做成了弧形的圆槽,与便道存在落差大概十厘米,正常在便道上行走的路人稍有不慎就可能跌进去崴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杨朝霞说,“骑沿井”不仅出现在小巷,北京市的主要道路上也能看到它的踪影,不但影响市容,还大幅度降低人行道的通行效率,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一定差距,亟须全市统一进行改造。
杨朝霞建议,应由市政部门牵头充分发挥社区管理的优势,由各个社区协调排查本辖区道路上“骑沿井”的数量和形态,统计上报相关部门。由市政部门统一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组织施工。目前石景山、丰台、朝阳、东城等区已有试点,改造时就是在管井上面添加铁质盖板,以达到与便道路面齐平,改造后群众反响很好,建议全市推广。
“骑沿井”改造虽然只是一个细微之举,却体现了城市道路建设的科学化、人性化。除了惠及老百姓外,其意义还在于能在完善道路施工行业标准方面起到示范和标杆作用。杨朝霞说,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市政道路和施工单位应对道沿的功能、作用及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从根本上调整道路设计的规范,新改扩建的道路避免再出现“骑沿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