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 15:04
“我是一名奔跑在新闻一线的‘兵记者’,我撰写的每一篇稿件,拍摄的每一个画面,都是对这些默默无闻的基层官兵最真实的呈现。”——马博文
“小马,下个月‘魔鬼周’极限训练了!”
“小马,下周要搞武警部队‘巅峰’比武了。”
“小马,明天新兵授衔了。”
……
小马背着相机,扛着架子,成日奔波在营区、训练场上,生龙活虎,马不停蹄,第一时间记录下这些军旅生活中最美的画面。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在火热的军营里,有很多“兵记者”,他们总是出现在第一现场争分夺秒拍摄精彩瞬间,夜里又伏案于灯之下笔耕不辍。小马就是其中的一员。
小马名叫马博文,是武警北京总队机动某支队的一名战士。入伍之初,看到自己和战友们摸爬滚打,淬火练兵的身影被报道员拍下并发表到各大媒体上的时候,小马感觉特别自豪。他对报道员工作产生了极大兴趣,也想做那个把军营生活传递出去的人。10个月以后,支队需要增加报道员力量,小马如愿以偿。
他买来摄影教材,对着相机一遍一遍研究,翻遍同行们的作品,琢磨别人的角度、光圈、明暗。沉醉在光影的世界里,小马废寝忘食。对于老报道员们来说,已经毫不新鲜的日常训练,在小马眼里却是个宝藏,他在那里常常一趴就是一整天。
学习视频制作时,“我不会剪,那就把素材背下来。”几个硬盘里存了整整3个T的素材,小马一遍又一遍地循环播放,把每个画面、场景都牢牢记在心里。需要调取素材时,就能快速地从数不清的文件里找到相应的视频资料。认真观察再加虚心请教,几个月以后,小马就掌握了整套视频制作的方法。
深秋时节,京郊的深山里,北风萧瑟,大地苍茫,特战队员的“魔鬼周”开始了。“嘟嘟嘟……”清晨5点,清脆的哨音划破宁静,东方才露出一抹鱼肚白,战士们已经全副武装,集结完毕。随队报道的小马也站在队伍中,摩拳擦掌,斗志昂扬。
徒步行军150公里,武装奔袭15公里,每天训练16小时!“魔鬼周”训练从强度上逼近极限。特战队员们爬坡涉险、翻山越岭,一道道迷彩色的身影穿梭在树林里,一声声嘹亮的呼号响彻山间。
拍摄要有全景、有近景、有特写,有刚劲勇猛的镜头、有温情感人的瞬间,小马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并不比特战队员轻松。一路上,他要跑到队伍前头拍队首,还要跑到后面拍队尾,拍完再一路狂奔赶上队伍……跑出几公里后,小马开始呼吸困难,腿如灌铅,汗水很快打湿了衣服,豆大的汗珠顺着脸庞滚落下来,但始终稳稳地端着相机。
深夜,特战队员们睡下了,小马在简陋的帐篷里,整理好当天拍摄的素材,第一时间发送到投稿的媒体。凌晨3点,又爬起来拍摄炊事队员们准备早餐的画面。
今年的新年开训,赶上了“霸王级”寒潮,在深山里训练的战士们呵气成冰,口罩下面冻出了冰柱。小马抱着相机的手麻木得按不动快门,伸进衣服里面暖暖冻僵的手指,稍微有点知觉了,赶紧接着拍摄。
小马“爱哭”。“要带着感情去拍摄,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这个特战队员出身的铁血硬汉,拍仪仗队交接仪式,从头哭到尾;拍老兵退伍,从营区哭到车站;拍新兵授衔,也感同身受,好像自己刚刚光荣入列,激动得热泪盈眶。
去年8月,队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军犬退役仪式。宣布退役命令,撕下军犬身上的肩背标识,全体训导员向退役军犬敬礼……完整地记录下这个过程,小马哭得稀里哗啦,拍完之后,还坐在路边久久不能平复情绪。把军犬退役的视频剪辑出来,写好感人的文案,配上《只要平凡》的音乐,一段催人泪下的视频新闻很快制作完成。当天,这段视频感动了无数国人。
此外,还有仪仗队交接仪式、特战队员宣誓、实战化演练……小马拍摄制作的这些视频,条条成爆款。
小马哒哒哒,一直在路上。小马说:“我是一名奔跑在新闻一线的‘兵记者’,我撰写的每一篇稿件,拍摄的每一个画面,都是对这些默默无闻的基层官兵最真实的呈现。我想通过我的笔和相机,让远在家乡的亲人知道他们是平安的、快乐的,让整个社会领略军人的风采,让战友们深刻地感知,他们为祖国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被赞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