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医院:希望跟药企加强合作,为医药创新贡献力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杰

2022-12-17 11:09 语音播报

城事

12月17日,2022北京亦庄创新发布•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论坛嘉宾、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吴建新进行题为《临床创新促科研成果转化》的发言。他表示,将瞄准医药健康发展的前沿,全面提升同仁医院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的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医院高水平发展,助力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

北京同仁医院始建于1886年,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国际交流五位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的眼科、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医院整体实力这些年稳定持续上升发展。

吴建新表示,根据医院制定的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目标,北京同仁医院瞄准医药健康发展前沿,聚焦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常见慢性病、疑难和罕见病的主要健康需求,重点围绕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肿瘤和交叉学科、慢病管理、干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研究、新的技术手段和设备研发三大重点研究方向,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努力打造真正有引领和示范意义的临床研究创新平台。

“要真正培养出一批临床科研并举的研究型人才和团队,探索一个良好的医、校、研、企多方共建的创新研究合作机制,形成一套完善的临床研究管理运行和支撑保障体系,产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吴建新表示,北京同仁医院将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的创新能力,更好地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医院的创新发展和高水平发展,并助力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重点优势学科科技创新方面,北京同仁医院以眼、耳鼻咽喉及变态反应的优势团队为研究单元,开展了许多临床实验,发起了高水平示范临床科研基地慢病管理、干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这也将是下一步的重点研发方向。

以原发性青光眼精准诊疗的研究为例,他说,希望建立一个国际标准化和长期追访的前瞻性、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重大眼病数据库和生物样本的全息库。原发性青光眼是全球首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希望通过这一研究有利于早期结构功能损害的发现,提供轻早期的诊断随访的生物标志和治疗临床的精准研究。

“下一个主要方向是眼科新技术与干细胞的研究。”吴建新表示,将主要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的研发,促进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在眼科的临床应用。这样也能与企业找到共同的兴趣点,展开有效研究,推动生物科技的发展。

吴建新表示,希望跟药企加强合作,共同为北京医药和生物医药的创新贡献一份力量。事实上,北京同仁医院是全国最早开展药物临床研究的机构之一,早在2005年就被正式批准为药物临床实验机构。“十二五”以来,同仁医院牵头承担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从伦理规范中心、实验平台、数据管理中心、临床评价、技术体系等4方面都完成了GCP平台建设。

今年10月,北京同仁医院国家级眼科工程中心已和亦庄汇龙森科技园孵化器进行更进一步的合作,预期也是非常良好,双方都抱有非常强的信心。吴建新表示,希望今后充分利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果转化的优势,在北京市卫健委、医管中心的领导下,开展更深入的合作,进一步缩短转化过程,切实实现成功落地,共同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创新发布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