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元旦前后,柳亚子的政治抉择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张杰

2018-12-31 11:30

深读

柳亚子是中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一个民主人士。早年他曾与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共领导人相识,并认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因此,在解放战争时期,柳亚子支持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实在1948年元旦前后,柳亚子的政治思想与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个改变直至今日学术界并没有充分展开论述。柳亚子1947年参与创建民革,1948年积极响应中共五一口号,但是很多人对这期间柳亚子与郭沫若的分歧较少关注,而三件事情如果一起结合起来考虑,似乎可以发现柳亚子在1948年元旦前后的抉择变化。

毛泽东与柳亚子在一起

积极参与民革创建

柳亚子其实是老同盟会员,早在1906年就参加同盟会,自然也参与了1920年代国共合作时期的中国国民党。因此,柳亚子是资深的国民党员。而当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年中时,柳亚子发现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组织,来取代腐朽的国民党。

柳亚子与何香凝、彭泽民、李章达、陈其瑗、李济深等人一道,在给宋庆龄的信中写道:

“本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在反动派把持之下,也变成了背弃总理遗教,甘为独裁者自私和卖国残民之工具。我们应海内外大多数党中同志的要求,特发起本年十一月十二日总理诞辰纪念日,在香港开一党内民主派代表会议,讨论本党新生与实现国内民主和平等问题……”

张明观在《柳亚子史料札记二集》写道:

“1947年10月18日,柳亚子受何香凝、李济深等的密召,秘密飞赴香港,积极参与民革筹备……10月31日,在中国国民党民主派民主联合代表大会第一次筹备委员会议上,决定秘书处由柳亚子任秘书长,文件起草委员会推举柳亚子为召集人。”

从一开始,柳亚子便作为老同盟会员、老国民党员,在何香凝、李济深等人的指示下,与宋庆龄秘密接洽,使国民党民主派这个组织能够顺利组织起来。在此过程中,柳亚子也从危机重重的上海来到香港,具体筹备国民党民主派组织创建事宜。但是如何起名,还是一个关键,此点柳亚子和很多人想法格格不入,产生冲突。张明观转周永珍《访问朱蕴山、张克明的回忆》一文中提到:“……他说柳亚子起草的民主派代表大会宣言中的观点,不是周恩来和董必武让朱蕴山传达的意图……”

更关键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柳亚子和郭沫若发生了分歧。

与郭沫若的分歧

1947年12月9日,柳亚子写了一篇文章《从中国国民党民主派谈起》,后被收录到王晶垚等人编的《柳亚子选集》中,这篇文章很奇特也很重要。奇特之点在于:这是柳亚子为数不多的未公开发表的文字。重要之点在于:该文很长、内容很丰富。理解这篇文章,可以更深刻理解柳亚子晚年思想的核心。

柳亚子开篇便提到:

“郭沫若先生提倡尾巴主义,反对‘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的另一句格言。他认为这是封建余毒,应该肃清的。对于尾巴主义,我还有保留。我是四十年来无条件亲苏亲共的人。对苏,是另一个问题,现在不谈。对于中共呢,做他的朋友,我举双手赞成。但是要我做他的尾巴,我是不来的。”

柳亚子和郭沫若政治思想的区别非常清晰,此时的柳亚子内心显而易见是希望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诤友,这一点和柳亚子尊重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并不矛盾,而郭沫若则不同,他是以民主人士的身份传达了共产党的精神。

笔者在研究柳亚子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柳亚子很多时候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析过于简单。这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柳亚子不清楚在国共武装斗争的大背景下,并没有多大的空间和可能性。然而,柳亚子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因而遇到一些事情时,他总是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值得敬佩。

换而言之,这篇文章一写,其实也就说明在1947年底的柳亚子,并不完全和之前创建民革时的心态一样,他自己对如何参与新政权有着自己的考虑。此事发生于1948年元旦前夕。那么元旦后,柳亚子的态度又发生什么变化呢?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

上述事情都发生在1948年元旦前夕,而元旦及之后一段时间内,柳亚子也作出了深入的思考。1948年上半年,对柳亚子而言,有两件事情比较重要:一件事1月份当选了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一件就是响应中共五一口号。

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在香港成立,正式发表宣言,鲜明地公开打出了反蒋旗帜。柳亚子当选为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1948年1月,民革中央部分同志在香港合影。前排左起:朱蕴山、柳亚子、蔡廷锴、李济深、张文、何香凝、彭泽民、王葆真﹔

1948年上半年,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议召开新政协,且不久邀请的民主人士中,柳亚子名列第五。1948年6月,柳亚子等125名民主人士发表声明,响应中共召开新政协会议的五一号召。此后,柳亚子便积极准备前赴解放区。

由此可见,1948年元旦过后的柳亚子,思想其实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是,整体而言,柳亚子长期以来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意识较为明显,故1948年之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还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坚持自己的意见,对一些事情提出自己的看法。直到1949年夏天,柳亚子才彻底转变为一个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人士,这个过程其实也反映出一批优秀的民主人士的进步历程,值得记述。

作者系柳亚子纪念馆文史研究员


编辑:杨萌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