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9 14:37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曾形容她:“好像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永远使人鼓舞,永远使人感到她的存在。”
她也是一名坚强的战士。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她外表看来是一朵柔美的花,内心里则是一头无畏的狮子。”
周恩来说她是国之瑰宝;
孙中山说她是完美的妻子。
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
她为和平民主的梦想穷尽一生,她用一生的大爱孤寂了自己,温暖了他人。
今天,是宋庆龄逝世38周年纪念日。缅怀!
从宋小姐到孙夫人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围攻总统府和孙中山、宋庆龄的住所粤秀楼。孙中山要求宋庆龄一起撤离,但当时宋庆龄已经有孕在身,她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
孙中山命令卫队全部留下保护夫人安全,自己则乔装成一名出诊的医生,在秘书等3人陪护下,悄然下山。孙中山离开后,宋庆龄命令卫队将楼内的电灯全部打开,造成孙中山仍在官邸的假象,以吸引陈军,掩护孙中山撤离。一直到第二天,她才在警卫的护送下,冒着枪林弹雨逃出总统府。
死中求生的宋庆龄,没能保住胎儿。更让她痛苦的是,医生告知,这将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妊娠。“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与宋庆龄死别重逢的孙中山,在一本册子的扉页上写下了自己的心声,赠予贤妻。
在这件事发生以前,宋庆龄虽然已经和孙中山结婚,但由于太年轻,“孙夫人”的身份始终没有得到国民党元老们的认可,他们称宋庆龄为“宋小姐”。事发后,这些人被宋庆龄的勇敢所折服,心服口服改称她为“孙夫人”。
1920年,宋庆龄在上海留影。
高擎孙中山的革命旗帜
二次护法失败,陈炯明叛变,深深刺激了孙中山。他开始思考改组国民党,并逐步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而宋庆龄常常以自己的方式与孙中山一起思考。比如,针对“联共”,宋庆龄直截了当地问:“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孙中山沉思后回答:“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溘然离世。据记载,中山先生弥留之际,曾亲嘱何香凝:“我死后,请善视孙夫人……”
1925年,孙中山丧礼期间的宋庆龄。
就在孙中山逝世后不到三个月,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宋庆龄勇敢地站出来发表讲话,提出运动的目的,在于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她号召,“凡中国国民皆当负此救国重任”、“中国国民党党员,尤当努力以竟其领袖未竟之志”。
这是宋庆龄第一次独立发表自己的政治宣言。挚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评价说:她由此“定下自己言行的基调——在孙中山逝世后,对一切重大事件,都要毫不妥协地、革命性地按照孙中山的思想去处理。”
半年后,国民党二大在广州召开。宋庆龄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说,谴责违背孙中山遗训的右派集团,号召革命党人要共同努力忠实执行三大政策,并疾呼:“先生主义的成功不成功,全仗诸君的努力。如果诸位能大家合作,则先生的主义,一定是能够成功的,能够实现的。”一周后,她以245张的压倒多数票,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为建立新中国立下特殊功勋
1927年上半年,国民党内的右派势力背叛孙中山的革命原则,结成“宁汉合流”,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爱国进步人士和劳苦大众。对此,宋庆龄义愤填膺,宣布与“宁汉合流者”决裂,“暂时隐退”。
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当时她虽然不在南昌,但仍然与周恩来等25人组成革命委员会并被推选为7人主席团成员。在这一时期,宋庆龄积极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反帝活动,1927年12月和1929年8月两次被选为国际反帝同盟名誉主席,之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无情揭露蒋介石“欲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12月,宋庆龄与蔡元培、鲁迅、杨杏佛等人在上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自己的崇高威望,通过广泛的社会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斗争,营救了许德珩、罗登贤、邓中夏、邹韬奋、陈赓、廖承志、丁玲和救国会的“七君子”等一大批革命者和爱国进步人士。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宋庆龄于1938年在香港创建“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的医疗救济和儿童保健工作。许多物资是通过她的精心安排,运往抗日根据地。她团结和组织国际友人和国际医疗队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去考察和工作。斯诺、史沫特莱、白求恩、柯棣华、马海德等记者和医生都是经她安排进入解放区的。
宋庆龄与林语堂、黎沛华、史沫特莱、鲁迅等人在一起
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将“保卫中国同盟”改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主要从事妇幼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此时的国民党又发动内战,宋庆龄虽然身在国民党的心脏地区,却继续募集大批医药物资,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运往解放区,支援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特殊的功勋。
致力于少年儿童的文化福利事业
1949年6月,全国解放指日可待,毛泽东、周恩来亲笔写信邀请宋庆龄赴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宋庆龄见信后,非常感动,欣然同意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从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里,她一如既往,言行一致,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9年,宋庆龄抵达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把更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
她毕生致力于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福利事业。1951年被选为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直到逝世。她创办的《儿童时代》杂志是新中国最早的儿童读物之一,一直为少年儿童所喜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1981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决定接受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遵照她的遗言,骨灰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她父母陵墓的东侧。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为她立碑铭文以表纪念: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