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22:06
6月9日晚,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经典剧目放送及导赏”,为观众带来了由普利策奖获奖小说改编的经典外国剧目《哗变》。吴刚、冯远征走进演播间,分享了这部作品在排演过程中的回忆与感悟。
《哗变》改编自赫尔曼·沃克的小说《凯恩号哗变记》,曾在百老汇上演400余场。1988年,经英若诚翻译,由导演过该剧的美国演员查尔顿·赫斯顿来华执导,朱旭、任宝贤、修宗迪、李光复等人艺表演艺术家共同出演。全剧的主要场景发生在军事法庭上,所有角色均为男性,通过模拟法庭的激烈辩论,展示了一个层层递进的独特情境,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全面地展示出了人艺演员的优秀话剧台词功底。此次放映的版本正是1988年原班人马的《哗变》,让观众在线上欣赏到了人艺舞台上老艺术家们精湛的演技。
回忆起1988年的首演盛况,吴刚至今历历在目。“那一版的所有演员都是有经验的艺术家,他们提前一个月就把剧本背得烂熟于心,当时我坐在台下看,激动地想,什么时候我能在舞台上演其中任何一个角色,那该多光荣啊。”不久后,机会来了,因为其中一位演员有事要离开,剧组就通知吴刚来试试。“吭哧吭哧一星期,我把玛瑞克的戏排完了。”第一次上台,年轻的吴刚特别紧张,任宝贤在演出结束后鼓励他,“小子,表现得真不错,词儿没忘,明天继续努力,你一定要想到你在那个环境中应该怎么处事、发言。”他还记得,当时只要有朱旭的演出,所有演员包括工作人员都会在旁观摩:“老先生们的高度,让我辈仰望,我辈永远在攀登。”
演了一段时间后,饰演律师格林渥的任宝贤嗓音失声,剧院紧急通知吴刚接替,没想到,就在他把台词背熟之后,任宝贤的嗓子又恢复了。从此,饰演格林渥就成了吴刚的一个心结。2006年,剧院重排《哗变》,吴刚提了一个要求,“可以参演,但我只演格林渥。这个角色是定整部戏节奏的人,非常关键。”就这样,吴刚从玛瑞克演到格林渥,一直演到了今天。
在之后的演出中,该剧还集齐了冯远征、吴刚、丁志诚、高冬平、王刚这五位北京人艺85班的男生学员,人称“人艺五虎”。冯远征表示:“我们五个人从同学到同事,到今年37年了。在这次建院70周年纪念演出季中,最后一出戏就是我们的《哗变》。”
谈到《哗变》对于北京人艺的意义,吴刚认为,这部戏证明北京人艺不止有“郭老曹”,也不止“老北京”,也能演好外国戏。冯远征则说,这部戏里没有一个人打扮成外国人的样子,语言也用的是中国人能听得懂的,这就是北京人艺的特点:“说人话,不做作,没有话剧腔,表演生活化,不戴麦克风,这些传统一直保留都今天,形成了我们对表演的共同目标,就是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