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3 20:48
马蒂斯是现代主义艺术名家,也是20世纪重要艺术流派“野兽派”的创始人。7月13日,亨利·马蒂斯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马蒂斯的马蒂斯”在位于798艺术区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将于15日面向公众开放。展览通过280余件展品,回顾马蒂斯的完整艺术生涯与艺术理念,成为这个暑期备受瞩目的一次国际艺术大师展览。
此次展览的展品来自位于法国勒卡托-康布雷齐的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是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马蒂斯藏品的美术馆之一。在去世的前两年,马蒂斯决定将自己收藏的最珍贵的一批作品捐给家乡,由此奠定了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的馆藏核心。马蒂斯不但为此精心挑选展品,还亲自参与美术馆展厅的规划,甚至精确到每件作品的具体摆放方式,马蒂斯美术馆也是马蒂斯生前唯一落成并亲自参与策划展陈的美术馆。
走进展厅,观众首先看到的是马蒂斯1952年为庆祝自己的展览在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开幕而撰写的致辞,介绍这批展品的起源,其中核心展品均由马蒂斯生前亲自精心挑选,这也成为展览标题“马蒂斯的马蒂斯”的来源。这批马蒂斯格外珍视的藏品首次离开艺术家的故乡来到中国,既是对马蒂斯人生与艺术创作脉络的系统性回顾与梳理,更是马蒂斯本人对其毕生艺术实践的一次自我阐释与总结。
提起马蒂斯,人们总会想到“野兽派”。这个以马蒂斯为首的青年艺术家群体,因作品中强烈的风格和大胆的用色,在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上被评论人沃塞勒戏谑地称作“野兽”而得名。展览展出了马蒂斯以科利尤尔镇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野兽派”风格。不过,“野兽”这个狂放的形容与马蒂斯本人谦虚、儒雅的性格大相径庭。它只是马蒂斯等人艺术生涯中注重表现、不受束缚的一个短暂阶段。
马蒂斯一生之中共创作了四幅油画的自画像,其中两幅创作于1900年,也就是他刚开始走上艺术道路之时,另一幅是广为传播的1906年野兽派风格的自画像,最后一幅完成于1918年,也就是此次展览中亮相的自画像。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49岁的马蒂斯已经是一位知名的艺术家,然而他正处在选择下一步创作方向的岔路口。这幅自画像中的他手拿画笔和调色盘,严肃的神情透露出一丝不确定性,反映了马蒂斯当时的心境。
花甲之年的马蒂斯在1930年踏上了南太平洋中的著名岛屿塔希提,马蒂斯没有在塔希提以实景写生的方式记录下这幅窗外风景,而是将记忆先储存起来,等到六年以后,才画下了著名作品《塔希提之窗或塔希提II》。画面使用了高饱和度的明亮色调来重现自己记忆中的云朵、大树和船只。展览还展出了1946年马蒂斯创作的最早的剪纸作品《大洋洲,海洋》和《大洋洲,天空》,画面中的鱼、鸟和繁星也与塔希提有不解之缘。
此次展厅内每个空间天花板的形状与颜色均以马蒂斯的剪纸和作品色彩为灵感进行设计,在向这位“野兽派”开创者打破审美传统观念,对色彩与艺术创作形式大胆创新致敬的同时,也邀请观众一览马蒂斯艺术生涯各关键时期的创作演变。展览最后的特别章节“马蒂斯、野兽主义与中国现代绘画”对马蒂斯的作品及野兽派如何传播至中国,及其对中国1920-40年代现代绘画运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展出了大量历史文献与刘海粟、丁衍庸、关良等近代画家的珍贵原作。
在展览举办期间,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将围绕展览所涉及的马蒂斯的生平创作、世纪交际时期的艺术史与历史线索,结合马蒂斯及现代艺术对中国近代美术运动的影响与思潮,策划对话、工作坊、影像艺术交流、表演等活动。此外还将举办系列儿童艺术工作坊和夏令营,通过不同主题的课程带领孩子探索亨利·马蒂斯完整的艺术创作生涯。展览将持续至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