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1 14:20
“最近我大概十几次接到朋友电话,他们说故宫、国博等博物馆实在预约不上了,问我还有什么办法。过去十多年来,许多博物馆从门可罗雀变为一票难求,这反映出大众对历史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举办前夕,作为论坛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博物馆热”的现象,“这让我们做考古、历史研究的学者感到非常欣喜。”
王巍在考古领域深耕多年,成就斐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专家咨询组长。曾经,考古和文博都是冷门话题,“过去的博物馆,基本是给我们考古人看的,在文物展陈时只有短短的一行字介绍文物的名字以及年代等。现在博物馆的展览更加丰富了,展陈方式也更加亲民了,不少采用了数字化的手段来呈现,还有二维码帮助观众进行深入解读。”
中国是考古的沃土,近年来,中国考古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多次在国外看到三星堆、兵马俑、曾侯乙墓等展览非常受欢迎,提升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王巍说道,我国的考古事业也迎来了黄金时代,主动发掘占比大大提升,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中的应用更加普遍,考古的人才建设方面也有可喜的进步。
在王巍看来,中国考古要不断从发掘走向阐释。2020年启动的三星堆新一轮发掘,央视罕见地将直播间搬进考古现场,先后三次直播,王巍都作为专家,在镜头前为公众现场解读,引发广泛关注。“过去我们考古发掘的成果往往是学术报告,在面向大众的阐释方面做得不够。如今有一批面向大众的介绍考古成果的书籍出现,还涌现出许多热播的文博节目。我参与的《中国考古大会》,另外还有《中国国宝大会》《国宝档案》《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让历史不再枯燥难懂,而是更加鲜活。”
谈到北京正在打造的“博物馆之城“,王巍认为,北京在博物馆之城建设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北京作为文化古都,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一大批公立和民间的博物馆资源。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各个博物馆做活,在展览展示方面下功夫,让民众看得懂、有兴趣、受教育。文博工作者需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包括像演艺这样的方式,打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不仅让大众可以在博物馆看到历史文化,还要以更多样的形式来展现辉煌的中华文明。”
“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王巍说,本届文化论坛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背景下举办的,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也很期待能够听到方方面面的学者,就发展我们的文化,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来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