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13:32
日前,雨雪霏霏之中,30余名读者带着探宝寻秘的心情,走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书店。这是“故宫以东•书香之旅”读者选书系列活动的第18站。
成立于2004年的戏剧书店,凭借北京人艺资源,以戏汇人,以书传艺,不仅主题特色突出,且所藏书籍中多有作者签名,更不乏著名艺术家的签名。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书籍内容,提升欣赏戏剧艺术的水平,北京人艺特别安排了博物馆刘琳老师全程陪同读者选书,以便及时解答咨询,并在读者选书后引领大家走进戏剧博物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展示话剧的博物馆,面积1360平方米。展陈由序厅、建院创始人纪念馆、剧目厅、学术厅、交流厅、剧院与观众厅及演员艺术形象画廊等部分构成。博物馆有藏品近15万件,其中包括一批重要的文稿,如郭沫若、老舍、曹禺、沈从文等人的珍贵手迹和墨宝,叶子、朱琳、郑榕、英若诚等留下的珍贵资料。
刘琳老师的讲解,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北京人艺的历史,感悟到话剧不仅仅要有演员的精湛表演,更需要优秀的剧本,还涉及舞台的灯光、人物的服饰、场景道具等,是一门综合艺术。
作为2020年“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的收官之笔,图书馆与书店特意为读者制作了纪念书签。在书签上介绍活动内容,并现场为读者加盖三枚印章。
第一枚石制印章,高30毫米,宽20毫米,以繁体隶书刻“北京人艺戏剧书店”,淡红雅致,钤于书签右下角;第二枚塑胶材质印章,高48毫米、宽78毫米,淡蓝色,剧院主体建筑图,盖在书签左面,器宇轩昂;第三枚是钢印、圆形,直径43.5毫米,压印后,以手抚之,有着微微的凹凸感,移至灯下仔细辨识,上有“北京人艺书店15周年”字样,耐人寻味。书签另一面,则是著名演员、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的亲笔签名,潇洒飘逸。
与往次相同,不少读者在为图书馆选书后,又自费选购自己心仪所爱之书。图书馆现场分编、加工、入藏读者选书30册,部分读者自费购书30余册。一位读者在此买到两本绝版书,高兴之余,与大家交流,引得书店领导为此提醒店员要为剧院的图书馆留足底本。
活动结束的第二天,此位淘得好书的读者致信图书馆,称自己回家赞叹之余,欣然命笔,撰写小文《雪中梅亦入寻常眼》,“人艺之行,雨雪霏霏,书香酬答,满载而归”,以志此行,希望与更多的爱书之人,分享自己收获的喜悦和感悟。
附:《雪中梅亦入寻常眼》,作者王苏华。
雪中梅亦入寻常眼
人们都说踏雪寻梅是美事,我也得到了一次机会。
一大早从昌平冒雪出发,下午到了人艺书店时已经是细雨霏霏了。
一进人艺书店,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原来这次的活动不仅人艺书店提供了《北京人艺》专刊,还有一个精美的书签送给参与者。
有了精美的书签,就要有书来陪伴呀,我赶紧在书店里寻找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且不说我在一排白色书中一眼看到了紫红封面的《艺伎回忆录》的惊喜,这是由章子怡、巩俐、杨紫琼主演,2006年获得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三项奥斯卡奖;让我没想到的是一转身,看到了我最想得到的、曾经去中国书店和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咨询过的、钮心慈教授的《我的戏剧花园》这本书。
钮心慈教授是目前为止,为数不多拿国家津贴的老教授和导演。很多著名戏剧界的人物如阎建刚、田沁鑫、徐松子、李宗翰、张静初等都是她的学生,而且她还导演过《音乐之声》《酒干倘卖无》《西哈诺》等音乐、歌舞、话剧。这本书则是她的戏剧小品教材,分表演和导演两个专业课。
用著名教授徐晓钟的话说:“‘小品教学’是戏剧表演、导演教学一个‘奠基’的教学阶段。”我能够得到这本书,对于我这个正在努力创作播音剧、话剧、小品的草根作者来说,无异于雪中寻梅之美了。
非常感谢图书馆,感谢“故宫以东·书香之旅——读者选书活动”,让雪中之梅入寻常人眼,让架上典籍走近读者,让实体书店和图书馆强强联手,真正成为读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