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战残奥会五夺金牌 37岁的姚娟从不言放弃
京报体育 | 记者 李立

2021-08-29 13:26 语音播报

体育

8月29日上午,东京残奥会田径场上,姚娟握紧了手中的铁饼。还剩最后一投,37岁的她没有多想,稳稳将铁饼投掷了出去。

44.73米!全新的世界纪录产生了。姚娟打破了自己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创造的44.53米的奥运纪录和世界纪录,并和自己的队友杨月包揽了本届残奥会女子铁饼F44级的金银牌。

6次站到残奥会的赛场上,5次夺得金牌,项目涵盖标枪、铅球和铁饼,姚娟的人生中从没有“放弃”一词。

骨折了也要继续拼

4岁时,姚娟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左下肢残疾。但她活泼好动,并没有因为肢体的残障而远离运动,上学时的姚娟一直活跃在学校和地区的学生运动会赛场上。

16岁时,因体育成绩突出,姚娟被教练钱顺发现,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运动生涯,没想到这一练就到了现在。

亮眼的战绩让姚娟顺利入选中国残疾人田径队,仅经过数月时间集训,她就前往悉尼参加了第十一届残奥会。在女子F44级标枪比赛中,她以37.56米的成绩夺得冠军,且打破此项世界纪录。

然而,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开始前,姚娟肘关节突发撕裂性骨折,但她依然顽强参赛,最终获得F44级标枪第五名。

“2000年悉尼残奥会夺冠的经历不是我前进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2004年雅典残奥会的挫折让我感悟了很多。”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姚娟说。

雅典奥运会后,姚娟似乎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要继续坚持,还是放弃?对于姚娟来说,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

“运动员有一种天生的不服输的精神,我告诉自己,要把2004年丢失的冠军夺回来。”姚娟说。

脖子上多了3枚金牌

姚娟说到做到,她咬牙训练,并一直和自己肘关节的伤病斗争。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她以三投全部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始终处于领先,时隔8年后再次将金牌挂到了脖子上。

“我太激动了,能够得到这枚金牌太难了。”这是姚娟夺冠后的最大感慨,“世界纪录是我的,但那是我先前身体状况很好的时候创造的。受伤后,我一直在努力坚持,这份坚持终于有了收获。”

金牌从来都不是终点,对于姚娟来说,她始终在不断突破自己。接下来的2012年伦敦残奥会,她的比赛项目换成了铅球,结果顺利获得了女子F44级铅球比赛的金牌。2016年,她第五次站在残奥赛场上,这次她参加的项目变成了铁饼,她再次勇夺F44级铁饼金牌,并打破了世界纪录。

从标枪到铅球,再到铁饼,5次参加奥运会4次夺冠,姚娟用自己不断的坚持挑战着一个个不可能。

要将残疾人体育事业进行到底

2021年,姚娟又站到了东京残奥会的赛场上,她和队友杨月一起参加了F44级铁饼项目的比赛。

两个人第一投就基本上锁定了金银牌,姚娟投出了41.41米的成绩,杨月则是40.48米。整场比赛,只有她们两个人的成绩突破了40米。最终,姚娟在最后一投中投出了44.73米,再次夺得金牌。

6次参加残奥会,5次夺得金牌。对此,姚娟说:“作为一个肢体残障者,我是不幸的;但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我又是十分幸运的。二十多年来,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怀和培养,而我希望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做出回馈。”

这几年,姚娟在自己继续保持训练的同时,还与另一位老运动员一起,承担起对自己所在的江苏投掷队的年轻队员的启蒙训练任务,并尽己所能地照顾全盲队员们的生活。如今,江苏田径队投掷组不仅老队员训练正常,年轻队员也快速成长。每当有新的投掷队员拿到残奥会参赛资格,姚娟总是比自己参赛还开心。

“我要传承的不仅是残疾人体育运动技能,还有体育始终贯穿的精神与力量。”姚娟说。

东京残奥会

编辑:李立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