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奥运喝彩-拥抱巴黎”项目启动 助力中国霹雳舞出征巴黎奥运会
京报体育 | 记者 李远飞 刘平

2022-07-26 22:02 语音播报

体育

7月26日,为奥运喝彩组委会在北京恒源祥大厦举办了“为奥运喝彩-拥抱巴黎”奥运会霹雳舞项目宣介会。国际奥委会委员于再清,亚洲体育舞蹈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秘书长苏洁,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导师、为奥运喝彩艺术总顾问范扬等嘉宾以及霹雳舞舞者等各界人士出席了此次宣介会。

2020年12月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表决同意2024年巴黎奥运会增设霹雳舞等四个项目。对此国际奥委会委员于再清表示,拥抱年轻人、关注年轻人的喜好是目前国际奥委会的工作方向之一,巴黎奥运会的设项是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改革的一个开始,也是中国体育变革的一个契机。值此,为奥运喝彩组委会经国际奥委会官方批准,在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和法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的支持下,开启了“拥抱巴黎”体育文化项目,以奥运会霹雳舞的竞技内容为核心,以中法交流为外延,通过丰富的文化及体育活动,在中国推广、发展霹雳舞,提升其影响力,为中国霹雳舞国家队甄选优秀后备人才。

霹雳舞(Breaking)是街舞的一种舞蹈风格,是街舞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舞种,也是街舞文化和嘻哈文化最典型的表达方式。而街舞作为体育舞蹈的一个分项,起源于上世纪中叶的美国纽约。当地黑人将非洲舞蹈、杂技等融合,再加上即兴动作,在街头巷尾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人们后来称这种在街头表演的民间舞蹈为街舞。

第19届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体育舞蹈霹雳舞项目冠军于子昂和2019年中国街舞联赛(揭幕站)霹雳舞女子组第二名王晴斗舞

2019年6月26日,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134次全会上,宣布原则上将霹雳舞列入2024年巴黎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此后,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全面开启了霹雳舞奥运备战工作,以中国街舞联赛为开端,开启了中国霹雳舞奥运选材工作。

据亚洲体育舞蹈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秘书长苏洁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的街舞从业者超过40万人,传授街舞的培训机构超过7000家,每年接受街舞培训的人口超过600万,相关产业规模可达3000亿元左右。而为了备战巴黎奥运会,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备战竞争机制”的要求,中国霹雳舞国家集训队目前走的是一条“能进能出、公平开放”的备战之路。“前期,我们在南京举办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集训营,从中选拔出一些优秀选手,然后集中国家优势资源,建立最好的保障团队,聘请世界上最好的选手,让他们在国外进行半年的训练。而在国内我们也全面开启了主题为‘找到不寻常的你’的跨界跨项选材活动,面对全社会广泛选拔,开放选拔。‘为奥运喝彩·拥抱巴黎’霹雳舞项目就是‘找到不寻常的你’的重要环节。”苏洁说,“我们希望对标备战目标,‘找到不寻常的你’加入国家集训队,建立优胜劣汰的选拔竞争机制,制定公平、公正、公开而选拔程序,打破弱中选强的惯性,建立强中选强的机制。”

为奥运喝彩组委会副秘书长张敏霞详细介绍了“拥抱巴黎”的项目内容及发展规划,该项目包含“年轻化体育项目”、“专项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三大板块,以“拥抱年轻人”为导向,以“挑战国家队”为看点,通过赛事、节目、展览、嘉年华、文创、校园公益等活动汇集中国传统艺术、90后新锐艺术、科技体验等,激活文创产业,将奥运题材的展品以多种形式呈现,让更多人参与到奥运项目霹雳舞的热潮中,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年轻化IP。

奥运企业恒源祥集团的董事长陈忠伟表示,恒源祥曾多次联手为奥运喝彩组委会,多次走进全国校园,希望拉近青少年与奥林匹克的距离。他说:“在未来,我们仍希望能通过品牌的力量,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活力与魅力。”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霹雳舞国际级裁判、知名青年霹雳舞者郑杨说:“霹雳舞被纳入2024年巴黎奥运会,对于我们年轻霹雳舞舞者无疑是一次机会。我们将会奋勇拼搏,发挥自身的潜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把握住机会,将中国霹雳舞展现给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年轻力量。”宣介会现场还播放了法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代表查尔斯·费雷拉的视频,他赞扬了“拥抱巴黎”项目的创意和价值,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增进中法霹雳舞文化及舞者之间的交流,并号召大家共同关注。

“为奥运喝彩”项目启动以来,一直以艺术的方式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文化,在“拥抱巴黎”开展之际,为奥运喝彩艺术总顾问范扬将自己的书法作品“霹雳起舞 我去巴黎”现场赠送给为奥运喝彩组委会,他说:“霹雳舞入奥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奥运赛场上的体育与艺术密不可分。作为一名艺术家,应当积极鼓励和引导青年参与文化创新,使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为奥运喝彩组委会总负责人吴爱华说:“为奥运喝彩”一路走来,把奥运精神扎根中国土壤,结出了融入中国文化特色的奥运果实,为奥运喝彩将携“拥抱巴黎”这一新项目迈进新的发展阶段,在进入2024巴黎奥运会周期之际,希望与更多的社会力量合作,共同提升奥林匹克价值,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


编辑:李远飞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