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 21:43
7月22日,正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进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女子冰球比赛将迎来最后一个比赛日,此前广东队已凭借全胜战绩提前夺冠。作为“十四冬”提前进行的正式竞赛项目,女子冰球比赛举办情况顺利、观众热情高涨,为“十四冬”后续筹办及举办开了个好头。
为筹办后续赛事积累经验
“十四冬”定于2024年2月17日至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2026米兰冬奥会项目将在“十四冬”上全部设项。此次提前举行的冰球比赛举办地点为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冰球冰壶馆。该馆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共设观众座位3000席,包括冰球馆和冰壶馆两部分。
冰球馆内有1块标准冰球场地,设有总高3米的冰球界墙及围挡。赛前,场馆对照明系统、界墙及围挡、记录席、统计席、计时计分功能等赛事保障系统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及测试,积累了充足的赛事运行经验。
在制冰方面,“十四冬”冰球项目制冰团队均为国内高水平制冰师,制冰队伍近年来参与保障了全国多项冰球比赛制冰工作,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参赛的中国女子冰球队队长、广东代表队队长于柏巍说:“赛场冰质很好,各项保障工作也很完善,其中工作人员会及时与我们沟通冰面情况并及时调整,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
“十四冬”呼伦贝尔执委会竞赛工作部副部长史菊花表示:“目前场馆竞赛专用器材和配套设施完备,完全可以承接全国乃至国际冰球冰壶赛事。此次冰球女子组比赛已接近尾声,赛事运行情况顺利,包括医疗、安保、餐饮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十分顺利,为接下来承担冰球男子组比赛树立了信心。”
史菊花说:“在冰球冰壶馆边,就是速滑馆及短道速滑馆,届时需承担重大竞赛任务。经过此次顺利保障女子冰球组比赛,这是一次全要素‘练兵’,我们找不足、找短板,进一步加强工作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制定赛事过程中应急工作预案等,为保障后续比赛积累了丰富经验。”
大众参与热情高涨
“十四冬”是北京冬奥会后首次举办的全国冬季项目大型体育赛事,此前在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仪式上,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副司长丁涛表示,“十四冬”承担着巩固和扩大“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体现“全民全运”理念,进一步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促进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等任务。
在此背景下,此次女子冰球比赛开放了大批观众入场,为冰球女将加油助威,据史菊花介绍:“从开赛至7月20日,约有1万人次现场观看了比赛,比赛气氛非常热烈。此外我们还通过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此次赛事,为‘十四冬’造势,另外还完成了9场比赛的现场直播,全平台总观看量达237.03万人次。”
大众除了观看“十四冬”比赛,还能在今年年底亲身参与。据悉,“十四冬”将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设置两项群众组项目,其中将在乌兰察布举行越野滑雪项目比赛,在呼伦贝尔举行速度滑冰比赛,比赛要求参赛运动员年龄为8到60岁之间,接力比赛青少年运动员(8至14岁)、中老年运动员(50至60岁)必须出场,体现全龄参与,最大限度彰显大众冰雪运动参与者的整体水平和风貌。
后备力量培养是重中之重
为着眼发现和培养后备力量,“十四冬”还将在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项目中设置青年组比赛。史菊花说:“申办和筹办‘十四冬’,对于促进呼伦贝尔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冰雪运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近年来呼伦贝尔参与冰雪项目的群众人数大幅增加,青少年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运动水平和竞赛成绩持续提升,冰雪体育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景。其中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造就如今冰雪运动繁荣发展态势,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冰球冰壶馆边一侧,内蒙古冰雪运动学校正在修建中,这吸引了中国女冰队长于柏巍的关注,她表示:“第一次来到内蒙古,感受到当地冰雪的热度,开车路过在建的内蒙古冰雪运动学校时,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体校特别有感触。我能想象未来一批批孩子进学校辛勤训练,之后从学校走出一位又一位的优秀冰雪运动员,这让我非常欣慰。”
于柏巍说:“因为北京冬奥会,我真切地感受到‘北冰南展’,我看到这么多孩子参与到冰雪运动中非常高兴。我现在的愿望就是希望冰球项目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未来我会为这项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