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秒00刷新亚残运会纪录 “女飞人”刘翠青100米T11摘金
京报体育 | 记者 王洋

2023-10-24 22:09 语音播报

体育

10月24日上午,在2023杭州亚残运会女子100米T11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翠青以12秒00的成绩夺得金牌并刷新亚残运会纪录。这位中国代表团的“女飞人”,接下来还将参加田径女子T11级200米和400米的比赛。

残运会田径项目源于各类残障人士的康复活动,参加残疾人田径比赛的选手为患有脑瘫、脊髓损伤、截肢及其他肢体残疾或视力残疾的运动员。刘翠青就是一位盲人选手。

本次比赛,她和新搭档领跑员陈圣明磨合不过半年,但两人配合默契,在比赛中相互成就。赛后,刘翠青直言,“我俩从生活习惯到训练细节都密切配合,互相适应,大大提升了信任度和默契度。今天的比赛,配合得挺完美的。”

出生在广西南宁乡村的刘翠青10岁患上眼病,最终不幸发展成全盲。进入盲校读书后,刘翠青先是练过盲人门球,后来因为跑步天赋,被选入广西残疾人田径队,最终入选国家队。凭着一股拼劲儿,刘翠青成长得很快,在亚残运会、残奥会、世锦赛等国际赛事中,她夺得了多枚金牌。东京残奥会上,30岁的她和领跑员徐冬林,获得了女子T11级200米和400米金牌,并在400米比赛中,以56秒25的成绩创造了新的残奥会纪录。

然而伤病,是刘翠青必须面对的难题。“在东京的时候,我的领跑员受伤了,一般运动员到了30岁,体能和各方面身体机能都走下坡路了。”刘翠青表示,因为搭档徐冬林的伤病,她不得不在今年5月换了新的领跑员,也是她的助理教练陈圣明。然而,两人一开始的磨合就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我是靠绳子的触感,感觉他的摆臂、抬腿,刚开始因为他也是第一次接触盲人,他跑步都是以他为主,摆臂都会甩来甩去的,俩人就会不在一条线上,导致我跑得比较慢。这个磨合期持续了挺长时间,大概有一个月。”据刘翠青回忆,两人从跑步习惯完全不同的人,逐渐跑成步调一致、整齐划一,过程是艰难的。

陈圣明必须学着克制自己,跑步时以刘翠青为主,改变自己的肌肉记忆,两人在慢跑中加快磨合。谈到这个难熬的磨合期,陈圣明说:“类似于喊口号式的一二一,两个人你迈左脚、我迈右脚,同步了之后,慢慢习惯。练习了大概半个多月,其实改动的最大地方就是手臂,自己跑的话,摆到自己胸前的位置就可以了,但是作为引导员的话,你得把自己的摆臂放在两个人的居中位置,这样才能达到两个人同步向前的目的。”

为了培养信任感,俩人从出宿舍门起就形影不离,从生活习惯到训练细节,密切配合,提高默契度。二人近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刘翠青本届残运会参加的第一个项目100米T11比赛中,就顺利拿到了金牌。后面的200米和400米比赛,刘翠青依然具备冲金实力。


编辑:王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