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20:18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2次亮起大红屏
四个半小时内
两枚火箭相继发射成功
再一次展现了中国速度
8月24日19时15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搭档远征一号S遥二上面级,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三颗通信技术试融合试验卫星。
仅仅4个半小时后,8月24日23时4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遥七十八运载火箭又成功发射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七号。
相继出征的
两枚长征火箭
分别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长征家族新添哪些黑科技
首次应用4.2米直径整流罩
长二丙送3颗通信卫星飞天
8月24日19时15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剧烈的轰鸣,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托举着3颗通信技术试验卫星直冲云霄,卫星随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承担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是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的常温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低轨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在本次任务中,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鉴于通信卫星天线多、规模大的情况,首次采用4.2米整流罩,给予卫星更大的空间,有利于多星发射布局的优化;首次使用了中心承力筒——过去卫星与火箭连接时,多采用底部支撑结构,而中心承力筒则通过侧挂方式实现了火箭与卫星的连接,采用多段中心承力筒串联可实现多星发射,使卫星分离风险减小,适用于“一箭多星”发射任务。
此外,这发火箭的任务研制周期缩短了40%至50%。面对任务周期紧的局面,长二丙型号队伍基于“充分继承、全面分析、典型工况试验验证、研制试验与飞行产品并举”的思路快速推进,在有效管控技术风险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研制成本、缩短了研制周期。
据悉,今年是长二丙火箭的持续高密度发射之年。在完成好本次任务的同时,试验队还同步开展长征二号丙遥四十一火箭、远征1S遥四上面级的总装测试。本次发射任务后,全体试验队员将原地、原岗、原工位投入该任务之中。
本次任务是远征一号S上面级第2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85次发射。
“金牌火箭”三项改进升级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七号升空
8月24日23时41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七号送入太空,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属于“金牌火箭”长三甲系列,采用了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统一构型设计思路,该状态火箭全长56.326米,全箭起飞质量约456吨。
8月,正值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雨季,天气预报显示,几乎每天都有降雨,很多时候这里的湿度会达到100%。
针对潮湿、多雨的天气情况,发射试验队对火箭加强了防水防潮防雷措施,消除漏电的风险。例如在火箭转场过程中,在箭体外部的插头附近包裹防潮纱,尽量避免潮湿的空气进入插头内部。
据了解,长征三号乙火箭在本次发射中主要进行了三项改进提升。一是优化预冷时序,有效提高了火箭的运载能力;二是更改了氧叶轮叶片的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三是更改了副控阀导杆材料,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
今年长三甲系列火箭预计执行12次发射任务。本次任务不仅要经受住高密度发射考验,更是该型号全年发射任务中的“重头戏”,火箭总指挥金志强在进场工作布置会上提出,“要一发一发完成好全年任务”。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七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主要用于开展通信技术试验任务。
本次任务是长征三号乙火箭第77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86次发射。
关注航天的小伙伴们
可能会了解
“火箭连刷”,这不是第一次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
短时间间隔火箭连发
对中国航天来讲已不算稀奇
小新整理了
三年来中国航天
“火箭连刷”的高能时刻
中国航天的“超级模式”
2021年7月,7天4连发!
7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
成功将“钟子号”卫星星座02组卫星
送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7月3日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宽幅01B卫星
7月5日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5星
7月6日
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5星
一周之内
长征火箭四次发射全部成功
我航的火箭
距离一周上5天班不远啦
2021年6月,2天2连发!
6月17日9时22分
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
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
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首批入驻人员
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
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时隔一天
6月18日14时30分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实施一箭四星
将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网友:这是向太空下饺子啊!
2021年3月,2天2连发!
3月12日
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该运载火箭
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改进研制而成
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运载能力不少于7吨
时隔一天
3月13日10时19分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
将遥感三十一号04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双日连发,又来!
2019.12-2020.11
长征五号一年4连发!
长征五号立项之初
就注定将承担
我国新一代的大型航天工程
从2019年底“长五”遥三复飞
一年以来
“长五”共执行四发飞行试验任务
工作量非常饱满
▲ 2019年12月27日20点45分10秒,长征五号遥三发射。
▲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
▲ 2020年7月23日下午,我国首个自主的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从海南文昌发射场,搭乘长征五号遥四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奔赴火星。
▲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
一发长征五号火箭的总装时间大概是三个月
总测时间是一个月
进入发射场以后完成整个流程是两个月
也就是说
每准备一发“长五”火箭大约需要六个月
而为实现一年内4次发射任务
“长五”团队基本是几发任务同时并行开展
2021年4月29日
中国航天再度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上午11时23分
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运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
将我国迄今为止最重的航天器——
长16.6米,直径4.2米,重达22.5吨的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 2021年4月29日11时22分,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2019年12月,6小时2连发!
2019年12月7日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10时55分
一枚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
托举着“吉林一号”高分02B卫星顺利升空
16时52分
又一枚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腾空而起
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6小时之内
在同一发射场进行两次航天发射
这是中国航天的新纪录
也标志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在快速发射和应急发射能力上取得突破
2019年11月,3小时2连发!
2019年11月13日11时40分
快舟一号甲遥十一运载火箭
搭载“吉林一号”高分02A卫星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然而
好事才刚刚过半
14时35分
我国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
以一箭五星方式
成功将宁夏一号卫星
(又称钟子号卫星)发射升空
两枚火箭发射时间仅间隔175分钟
创造了我国火箭发射间隔最短的纪录
在同一天时间内
间隔时间之短
对每个环节
尤其是卫星测控造成较大压力
中国航天工作者圆满完成任务
实属不易
生来是鹰,逆风而行
从空间站任务
到一箭多星
多星组网
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
行稳致远
未来
定会书写更多“中国式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