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与我同行·廉洁房山丨陶磊:追着长辈的"光"跑
清风北京 | 作者 任丽红

2022-09-01 10:53

清风北京

编者按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风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体现的是家庭成员待人接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对党员干部来讲,良好的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防腐拒贪的“防火墙”。近年来,本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引导加强家教家风建设,管好亲属子女,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即日起,北京日报客户端“清风北京”频道开设“好家风与我同行”栏目,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讲好家风、家教、家训故事,传播廉洁健康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争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廉洁修身齐家的模范。

清风北京讯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总书记说过的话我牢记心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看到那些身陷囹圄的党员干部,大多与家风不严不正有关。家风坏,堕落始,腐败生。好的家风,就是牵着你的根,给你输送营养,并时时警示你,让你在迷茫彷徨时不走丢,在金钱欲望面前不忘本。

工作中的陶磊。

小时候在外公家,看到门口立着一块锈迹斑斑的“牌子”,我忍不住问起它的来历。外公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终于给我讲起了二外公的故事,并郑重地告诉我:“门口的‘牌子’是你二外公的碑。”二外公短暂的一生让人唏嘘。他自幼贫苦,少小离家,刚刚入党就牺牲了。解放平遥县时,倒在冲锋路上,尸骨至今没有寻到。外公谈及自己的二哥,说不了一会就泪如雨下。

新中国成立后,外公读了书,去了工厂工作。后来响应“上山下乡”运动,主动找到组织要求回乡。从学大寨到奔小康,他就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干了大半辈子的村支书。作为军人家属,他要传承好家风,弘扬忠诚报国情;作为一名党员,他把奉献精神当作自己的使命,对得起大家推选他、信任他。我知道,他始终忘不了自己的二哥,一直在等他回家。

好的家风,会拂去你心头的尘埃,洗去你内心的阴暗,会推着你走正确的道路。我觉得外公这一辈人,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光照亮着我们晚辈前进的路。所以,在纪检监察岗位上,奉献再多,我也不过是追着他们的“光”在跑。

2019年入职前,我回老家和家人住了几天,本想着长辈们应该会多说些祝贺的话,却没想到他们说得最多的是“要对党忠诚,不能收别人的东西。”很简单也很淳朴的一句话,给我上了人生第一堂廉政教育课。我就带着这句话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也带着这句话,一头扎进了反腐倡廉的战斗中。

谈及家风,我总能想起长辈们说过什么、做过什么。然后,在潜移默化之中,流露在日常的一言一行间。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不能忘了对党忠诚、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能丢了时代相传、绵延不绝的良好家风。

讲述:房山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 陶磊


编辑:应晓燕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