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9 18:32
7月1日,《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时间、自然、爱》典藏臻品回顾展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这一次展览世家带来了300件从1906年问世以来创作的高级珠宝、腕表和珍贵物件与观众见面,让人们透过珠宝领略世家的百年风华,以及世家独到的艺术美学。
本次展览围绕三大主题:时间、自然、爱,而这一主题的灵感来源于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文版又译为《美国讲稿》,策展人米兰理工大学珠宝设计系教授兼维琴察珠宝博物馆总监阿尔巴·卡佩列里(Alba Cappellieri)女士,从文学作品中汲取重要的概念,用珠宝艺术与时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们看到珠宝创作在永恒的传统与瞬变的时尚间找寻平衡,在20世纪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中,梵克雅宝以精湛的高级珠宝造诣彰显隽永的美学价值与片刻须臾的风潮融合之道所显现出的迷人力量。
在本次展览的开幕之前,本刊专程采访了梵克雅宝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赖予欣女士,向我们揭示了展览的创意以及不容忽视的重点。
梵克雅宝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赖予欣女士
体会文学作品与珠宝的碰撞
“本次展览从伊塔洛·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提取的概念,策展人阿尔巴·卡佩列里女士用文学作品与珠宝作品进行碰撞,衍生出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她用轻、快、显、准、繁五个概念进行了细致阐述去呈现“时间”,由远及近,从以前到现在,更加诗意的解读时间对人们的意义。 看懂了这个展览,就看懂了珠宝与时间的关系。如果没有看过《新千年文学备忘录》这本书也没有关系,依然可以通过展览的呈现去体会珠宝带给每个人的不同感受。”
Alba Cappellieri
《梵克雅宝:时间、自然、爱》典藏臻品回顾展策展人
量身定制的霓虹动线与彩绘设计
“这个展览最初于2019年在米兰大皇宫举办,所以在壁纸等背景上都配合了米兰大皇宫华丽的风格和繁复的空间。这一次来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陈上设计师Johanna Grawunder女士因地制宜采用了简洁的风格,并且加强了光线的处理,凸显珠宝本身干净纯粹的本质。
Johanna Grawunder
《梵克雅宝:时间、自然、爱》典藏臻品回顾展展陈设计师
霓虹般的灯光起到了指引作用的同时,还成为了展览的动线,远远看过去,就像图画一般,巧妙的将各个房间展陈的不同珠宝用灯光色彩区分开来也衔接起来,引领出参观者的情绪。
本次展览大胆地使用了美术设计,比如在自然区块里使用了一大片与艺术家合作的彩绘,非常鲜艳。展览的海报背景便是这一彩绘艺术作品的局部呈现,这是为此次上海展览专门设计的。”
Michal Batory
《梵克雅宝:时间、自然、爱》典藏臻品回顾展美术设计
在时间变幻中寻找有趣的发现
”本次展览打破了以往以时间轴来展陈的方式,在同一个展柜里,以同一个概念呈现不同年代的作品,直观地展现出珠宝创作的演化过程,在宝石的切割、镶嵌、打磨等技术上都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早期的作品在宝石上没有办法达到太多切面,因而宝石没那么闪亮。现代的作品由于切割技术的提升,钻石可以有50到60面以上的切面,非常闪亮。
Poodle胸针,1952年
项链,1936年
Hirondelles可转换式项链,2012年
此外,还可以看到世家在同一个设计概念同一个主题上,数十年前的作品和现代作品有哪些差异,这种对比着观看珠宝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体验。建议大家去对比一下世家的隐密式镶嵌作品,上世纪30年代隐密式镶嵌刚刚被发明时,会用这种传统式的隐密式镶嵌工艺制作羽毛或是芭蕾舞舞伶等。
Two feathers胸针,1956年
而近年来的工艺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比如有一只用隐密式镶嵌工艺打造的蜻蜓,其通透的翅膀上完全看不到任何金属的框架,看上去就像是用一颗颗圆圆的珠子拼成的翅膀,非常神奇,这件作品我之前也只看过一次就被藏家收走了。其实此次展览我们从收藏家手中借来了不少作品,这是我们能看到这些稀有作品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透过珍稀物件看生活形态
“珍贵物件对梵克雅宝来讲是非常骄傲的。早年梵克雅宝夫妇创立品牌之时,并不是只有制作珠宝,世家馆藏最早的一件作品是Varuna游艇模型管家铃。在梵克雅宝的发展历史中,创造过很多珍贵物件,这些物件全部由委托人定制而成,其有趣之处在于,它们令我们好像窥探到其所诞生的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反映出其主人的一种生活状态,重视什么,喜欢什么,定制什么。珍稀物件在整个展厅里面是非常独特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些物件中可以感受到珠宝商不仅仅是创作一件珠宝,也在塑造一种生活形态。”
Art Deco夜灯,19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