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 10:27
2017年7月16日,北京中关村银行举办开业活动,成为北京市首家民营银行,专注于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六年来,北京中关村银行始终积极响应国家普惠金融政策,坚持银行服务回归本源,围绕“科创金融”和“场景智慧金融”两大主线展业,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金融创新、以场景智慧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在陪伴中小微企业成长的同时,全力探索出一条属于民营银行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科技+场景 带来“定制服务”
一直以来,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缺乏信用记录、可供抵押担保的资产及规范的财务信息等情况,致使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时,存在信用难评估、贷款难发放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北京中关村银行利用自身科技金融、场景智慧金融两大特色业务优势,通过技术手段打造真实场景金融,为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融资服务。
给企业主体一个授信,同时利用科技手段为企业整体的生态做服务,主体发展好后,再通过科技金融产品继续为其服务。北京中关村银行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小微企业,以客户需求和场景服务为导向,践行用户端、场景端、服务端三位一体的建设道路。定制化的金融服务贯穿于场景智慧金融的整个生态链供应链,保障了整个链条平稳运转。
北京中关村银行成立的目的是希望更好地为创新创业者,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因此,北京中关村银行在开始研究设立之初,就聚焦于服务科技创新,致力于打造“创新创业者的银行”。“我们一定要坚守定位,聚焦科技金融和场景智慧金融这两个方向。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两个方向是有高度关联性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业务,实际上也是在为场景智慧金融业务培育生态环境,发现和培育新的场景。”北京中关村银行董事长郭洪表示。
深耕场景智慧金融 携手中小企业共成长
“银行一定要服务到场景金融的最后一环,要把服务嵌入到真实的交易中去。”北京中关村银行行长杨新军表示,“一行一店”模式下,民营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压力比较大,要想发展、想获客,就要定位鲜明,走一条特色化运营的发展道路。在成立之初,北京中关村银行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家银行要想走得远,必须有自身的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模式。
近年来,北京中关村银行深耕场景智慧金融,主要模式为聚焦文化旅游、物流、汽车后市场、零售商超、餐饮等能形成流量的高粘度场景,与电商平台、本地生活平台、网络货运平台、支付平台、金融科技服务商等数字经济平台合作,通过区块链、智能算法、大数据风控模型等技术运用,向平台输出账户支付、信贷融资和财务管理等能力,实现对供应链上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全程管控,为平台上小而分散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采购贷、商户贷、订单贷等多样化的普惠融资服务。
截至目前,北京中关村银行已与狮桥租赁、美团、中和农信、千方科技、贷车帮等平台开展了场景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合作,创新推出系列特色场景服务项目,服务了近20万小微客户。
北京中关村银行通过特色场景智慧金融业务,一是可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解决应收账款结算周期给小微企业客户带来的资金压力,满足小微群体“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可以缓解民营银行单一网点的获客能力不足和运营成本问题,通过“平台+用户”的模式,变“客户”为“合作伙伴”,变“客户”为“用户”,不断扩大客户基础,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三是可以提升大数据风控、数字化运营能力。场景智慧金融风险全流程管理主要依靠经营主体在平台上的实时交易数据以及交易对手的行为数据和评价信息,更有利于降低财务造假和过度授信风险,贴近小微企业的实际融资需求,优化信贷结构。
“我们下真功夫研究小微、民营、科创企业的融资痛点,重构产品逻辑和服务理念,变信贷关系为伙伴关系,变客户为用户,不光为企业提供资金,更为他们提供一切有用的资源。”北京中关村银行董事长郭洪表示。
未来,北京中关村银行将不断强化首都金融机构的责任与担当,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