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变、应变、求变!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论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29 12:36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房产
看更多
+ 订阅

12月27日,由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联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举办,由岚图汽车提供论坛指定用车的“夯实中国,拥有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论坛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企业代表,在论坛上分享他们在供应链打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品牌出海、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创新之道和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与担当。

房地产是长期充满活力的支柱产业,当下房地产市场需要在发展模式、产业政策以及产品与服务上做出改变。深圳领潮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鸥表示,模式转换、结构升级、品质提升、城市土地价值再造、存量资产改造以及产业效率提升构成了一整套综合策略。领潮正在从以建造和销售房屋为主的房地产“开发制造业”,转向致力于满足人们全面优质生活需求的房地产“生活服务业”。然而,这样的转变之路尚长,企业现在正处在房地产生活服务业的初级阶段,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高质量金融服务是我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行业推动力。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表示,岁末展望未来,金融将为实体经济、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建设工程引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也将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保障。中国平安将始终坚持金融报国、金融为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持续为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创造长期稳健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渐加速,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逐渐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IMSS)常务副总裁马振山认为,目前中国品牌现状主要呈现出了智能电动车行业逐年递卷、新能源同质化现象日益趋显的特征。他认为汽车品牌建立和营销首先需要珍惜品牌,建立理性与感性。其次,企业要强调吸引力法则,建立打造品牌的顶端思维。第三,企业要全心投入,以客户为本。最后企业要注重出海战略,坚持品牌至上的原则。

当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逢时(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高以成表示,逢时科技注重两个创新,一个是科技、一个是安全,逢时坚信高质量的产品一定是高素质的人做出来的。同时他指出,现在全球的行业趋势有两个升级——消费升级和科技升级。科技升级主要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些是国企、央企、大企业干的事情,民企的事情在于消费升级,健康、教育和文化。

新能源是汽车行业绿色发展转型的主要方向,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霍广钊指出,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推动新能源产业链的全面升级与互相融合,其次新能源产业要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最后他指出数字化转型是能源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整体来看,能源转型变革的上半场主要是能源系统电气化,下半场是电力系统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去中心化同频共振。

在科技赋能的时代下,我国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科学技术也擦出了靓丽火花。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特聘专家、伊利集团首席科学家冯罡表示,乳业国创中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布局建设“一网络”“四中心”“三平台”,打造空间布局合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乳业科技创新中枢。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将瞄准我国乳业产业发展全局的创新需求,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乳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实现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蓝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蓝城乐居集团党委书记兼总裁裘黎明表示,魅力乡村应该具备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特色鲜明、公共服务完善等四个方面的特点。生态方面,魅力乡村应该具备清新、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文化方面,魅力乡村能够让人感受到乡村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产业方面,魅力乡村应该具备独特的产业特色和优势。公共服务方面,魅力乡村应该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农业强国,不仅需要食品做支撑,还需要科技、文化、产业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金恪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鹏表示,金恪集团在立足农业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农业科技和引入装备支撑,中国的现代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面对市场形势大变化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提下,金恪集团会坚守三大主业不变,围绕农业食品、文旅度假、康养医养融合发展的定位,继续为中国的乡村振兴、为中国的农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现阶段,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发显著。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戴炜表示,随着国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绿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是银行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责任需要,也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北京银行愿与社会各界一起,主动担当首都银行的责任,积极、主动、创新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将金融与科技更好融合,从而助力实体经济与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下我国创新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范雨表示,金融机构要助力突破“卡脖子”关键领域,一是要加强金融服务的精准性,依托数据模型做好科技企业的资质识别,做好核心企业与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二是要强化科技金融创新驱动,发挥债、贷、股、租、基等投商行综合化服务,提高金融供给与科创需求的匹配度。三是要运用金融科技数字化服务手段,撬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攻关突破。

如今,城镇化进入全面提升发展质量的新阶段,城乡协同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紧密相连。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部大区助理总经理王珏表示,六年来中海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可复制并与其自身业务紧密联动的消费帮扶模式,成功打造出七款特色农产品。建设美丽中国、推进城乡协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中国海外发展将坚守央企担当,持续发挥自身资源与优势,加大甘肃三县的帮扶力度、深度和广度,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中海”力量。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科创金融学科体系负责人、EED项目学术主任及执行主任蒋展教授还为企业分享了《打造卓越的科创企业及背后的金融逻辑》主题演讲,并发布了科创金融课程及人才培养体系。当前,创新企业对金融的需求逐渐增大,行业亟需理清企业金融背后的逻辑。蒋展表示,科技金融行业孕育了大量的机遇,其中一方面来自于需求侧,大企业亟需转型,亟需科技创新来助力。科技创新助力对大企业而言也需要金融的支持,小企业对资金的渴望更加旺盛,所以需求端非常重要,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供给侧有提升的空间。在银行端,传统的金融机构需要创新,从股权投资机构、结构化、基础设施方面做一些调整和优化。


编辑:张鑫宇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