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到家,中华遗嘱库走进遗嘱继承“最后一公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12 19:19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1月10日,在中华遗嘱库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华遗嘱库正式推出“继承无忧”八大服务措施,承诺通过一站式速办服务,确保生效遗嘱可以实现定向传承,并简化继承手续,实现遗嘱的定纷止争等效力。

2023年10月,中华遗嘱库宣布成立继承部以来,通过专业、全面、便捷的服务,处理了58起案例,帮助群众解决遗产继承方面的困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解决方案。此次推出的“继承无忧”八大服务措施,更是多项创新服务措施共融,为广大群众提供了遗产继承一站式速办服务。

据悉,“继承无忧”八大服务措施如下:建立“联动”机制。联手公证处,前置存证关键材料,确保后续继承流程顺利进行,为市民扫除后续继承障碍。建立“只需跑一趟”机制。通过优化流程,市民只需跑一趟,最快当天即可领取继承公证书,大大节省了市民的时间和精力。建立“代办”机制。为市民全权代办各种继承材料,如祖辈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存款查询单等,让市民不再为繁琐的证明材料而烦恼。建立“关口前移”机制。通过设立专门的专业调解员,化解家庭纠纷,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继承无忧。建立“延伸服务”机制。提供延伸服务,实现遗产价值最大化。包括房产过户、房产变卖、存款领取、境外汇款等方面的指引和服务。建立“异地办理”机制。通过全国服务中心协作,实现异地办理更便捷,无论市民身处何地,都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建立“涉外委托”机制。涉外或涉港澳台案件可全权线上委托办理,解决了跨国或跨地区继承的难题。建立“司法服务”机制。配套专业律师团队,承办特殊疑难案件,为市民提供更加权威和专业的法律支持。

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华遗嘱库还公布了2023年“十大典型案例”。全面涉及了再婚家庭遗产继承、独生子女继承、虚拟财产继承、遗产管理人服务等多个维度与层面,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百姓在遗产规划中所面临的复杂情境,以及背后涉及的伦理道德标准与法律知识。

“十大典型案例”全面展现了市民在遗产继承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中华遗嘱库专业化的服务与解决方案,为市民提前做好遗产规划提供了决策参考,对遗嘱如何订立提供了规划方向,更对解决家庭纠纷矛盾、优化财产分配、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等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动《民法典》深入普及,使其走进广大市民的生活。2023年年初,中华遗嘱库义工团队还启动了“百人百场”进社区的公益普法项目。

截至2024年1月9日,“百人百场”进社区公益项目先后走进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哈尔滨等地165个社区,开展了273场社区讲座,以及93次社区户外咨询活动,累计服务群众11752人次。同时,为1032个家庭提供一对一继承咨询服务,协助297位60岁以上居民订立了遗嘱。

对于今后的发展,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将持续推动完善遗产管理人工作体系、和谐传家服务体系等方面工作,并且继续深化联动社区,开设更多公益普法讲座,开展更多形式的活动和服务,为提升市民对财产继承、财富传承意识,减少继承矛盾和纠纷,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


编辑:顾昕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