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深化布局 与吉利合资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格局将变?
北京日报 | 作者 郑小庆

2019-06-14 18:07


日前,韩国LG化学与中国吉利汽车正式签署了成立电动汽车电池合资公司的协议。据韩媒报道,合资公司计划于年底开工,到2021年底建成年产能10GWh(亿瓦时)的动力电池工厂,目前工厂位置尚未确定。产出的电池将从2022年起供给吉利汽车及其在华销售的电动汽车。据了解,该合资公司由吉利汽车控股99%的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与LG化学合作成立,从事动力电池相关的应用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

据了解,LG化学拥有软包电池技术专利约2000多项,技术能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通过与吉利汽车组建合资公司,能够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与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经验积累,更能加快研发和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对此LG化学表示,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半壁江山,将借此次合作为开拓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奠定基础,在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结束后继续向市场提供稳定的电池供应。

如今,在新能源化的发展浪潮下,如何拥有稳定、优质的动力电池来源,成为海内外车企发力的新方向。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不愿意在电池这样的核心部件方面过于依赖外部供应商,所以,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逐渐成为风潮。

5月中旬,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在欧洲共同建立电池工厂。国内车企中,已有北汽、上汽、广汽、东风汽车等,都与动力电池第一品牌——宁德时代合资进行电池的生产。吉利汽车旗下的浙江吉润去年12月就与宁德时代成立了合资公司,从事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研发、制造及销售,为吉利新能源车型提供核心动力电池的稳定供应。此次与LG的合作,则是吉利汽车“战略储备”的再次扩张。

有数据表明,今年第一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2.31GWh,同比增长182.6%,呈现开门红的强劲走势。这其中,宁德时代市场占有率仍然遥遥领先,一方面表明了市场对动力电池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产业发展的不均衡。不过,在更多的“强强联手”出现后,电池产业格局有望得到重塑,也会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汽车

编辑:郑小庆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